少年憨厚,对他有点忙乱的一礼:“我叫姚丰,见过林君。”说完这一句,自觉有点太过怠慢,可又找不准话题,抓了抓头发,挤出一句“不知林君用几钧弓?”
林昭:“……”还能不能愉快的对话了?
当下计算弓强的单位有石和钧两种。三石已是强弓,传闻中老将廉颇七十岁了,还能一顿吃十斤肉,开两石弓,三国演义中黄忠用的也是三石弓。钧在古时也称强弓,左传称六钧弓为强,到了汉代由于计量发生变化,通常作为普通人臂力强弱的衡量标准。
像刘陵,可开两钧弓,至于林昭,呵呵……半钧不能更多。
姚丰一问,林昭尴尬,刘陵嗤得一笑,拍了拍姚丰的头,道:“别问了,两个他也没你用的弓强,他怎么好意思出口?走,先去你家喝口水,你阿父没在吗?”
刘陵倒是不把自己当外人。
姚丰倒是很信重刘陵,领着偏将军在前带路,乖巧回答道:“阿父与兄长上山去了。”
栎山村不大,约莫几十户人家,沿着村中唯一一条大路走去,竟然没几个青壮,全是妇孺老弱。这般坐落在山里的村落大多以打猎为生,每次打猎也是有讲究的,总要留点青壮在家中以防万一。怎么他这一路看来全是妇人?刘陵有点惊讶,又问:“村子里怎么没见多少人?”
姚丰小声道:“他们都上山去了。”
刘陵脸色一沉,“发生了什么?”
林昭不知道他为什么色变,目光仍在观察经过的屋舍妇孺,栎山村的房子比之梧桐里还不如,狭小简陋,还有不少采用了最原始复古的茅屋样板。如果说秦思梧桐里那处房子已经属于贫民区里的破落低保房,换到栎山村里,已经是比较能见人的了。
妇孺身上大多用皮毛缝衣服,那些屋子修得越大越新的,衣服用的布越多。如今正是天色大亮,不少年老的妇人坐在门外纺线,山间风大,将她们花白头发吹得四处乱飞。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林昭心里对这时代的贫穷落后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知。
姚丰的家在栎山村已经是比较光鲜的了,木石混合黄土,屋顶也不是单纯的茅草,扇了瓦片。占地面积约莫与林昭他家差不多大,然而从刘陵和姚丰的对话里,他已经知道姚家一共几十口人,这么多人挤在如此逼仄的空间内,让林昭想起了现代颇为流行的一个表情包——
令人窒息.jpg
偏将军一回家懒洋洋的窝到了院门口的一堆稻草上,刘陵与林昭被迎入姚家正堂,原本有两个中年妇女在院子里织布,见二人前来,招呼过后,倒了两杯饮品退到了后院。只有半大的姚丰率领自己几个堂兄弟接待刘陵和林昭,姚家这群小子都不算伶俐,林昭与他们闲聊,不一会就将底细套了个干净。
姚丰的父亲原来是栎山村的村长,相当于梧桐里里正,这次是得了山下的命令上山去的。至于上山干什么,得了谁的命令,这群小子却说不清楚。
刘陵亦是疑惑,只是不好追问,将话题强拗回到自己的来意上。
姚丰的父亲受过刘陵父亲的恩惠,姚丰对刘陵也相当尊敬,满口答应下来:“我家还有几根桑拓木心,兄长要用,自无不从。“
林昭早已从刘陵一路的念叨中得知桑拓木是弓最好的干材,不由心里痒痒。刘陵思索了片刻,断然拒绝:“用不了桑拓木,他臂力太弱,用拓木反而浪费,给我一根陈年柞树枝便好。”
“好。”姚丰自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转头吩咐了一个堂弟去取。
后又对刘陵道:“若是要用拓木,还要等阿父回来再取,若是柞木,年前才拉回许多,我已经让阿亮去搬了一捆过来,兄长随意挑选。”
古籍中曾言制弓以六材为重。其中干材对弓的强度性能使用寿命有决定性作用。干材以拓木为上,檍木、柞木次之,竹为下。阳翟这般通都大邑,人口密集,不管是私兵还是军队对干材的需求量都极大,造成价格颇贵,这栎山村看起来贫穷,却能随便拿出价值不菲的弓材,也算是人不可貌相了。
姚丰堂弟果真拖来了一大捆柞木,有的已经削成长棍,有的还是刚从树上砍下,刘陵在其中挑挑拣拣,最后择了一根新斫的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