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宫的执事安慰卫青不要太紧张, 王太后只是晚年得孙心中非常高兴, 想起长孙的舅舅还在军中勤劳王事, 之前龙城大捷老人家忘了奖赏, 现在就一起补上。一点东西,不用在意, 连谢恩都免了。
执事走后, 卫青看着黄金发呆。没听说过朝臣打了胜仗, 太后还会封赏的, 况且该赏的陛下早就赏了, 太后隔了一年多再赏是什么意思?怕他尴尬, 太后还很贴心地令他无需进宫谢恩,可以称得上是非常慈爱了。
几个关系比较好的手下兄弟探头探脑地跑过来看热闹, 公孙戎奴伸手摸了摸箱子里上好的丝锦,深深感慨:“将军,你就跟兄弟们说实话, 你和公主真的没什么?皇太后对你可是比对女婿还好啊!”
苏建不满他乱说话, 给了他一拳,“闭嘴,你怎么也跟着造谣?将军是那种人吗?”
卫青捏了捏眉心,太后的赏赐肯定不是心血来潮, 据他所知现在朝中也并没有大事发生, 不过他身在军营, 朝政之外的小事他可能有所忽略。
“最近外面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吗?”卫青询问左右。
一名军兵脑子比较快, 犹豫了一会, 吞吞吐吐道:“我倒是听说了一件和将军有关的小事……也没什么,就是您外甥霍小公子前几天和修成君的儿子在长安大街上打了一架,闹得挺轰动的。不过您放心,小公子没吃亏。”
卫青敏锐地抓住关键点——修成君的儿子。皱了皱眉,卫青叫过几名靠谱的亲兵侍卫,让他们出去将此事仔细调查一番。
待手下查明前因后果,卫青听完禀告后思考良久,召来军中文吏命令道:“皇太后所赐金帛,是赐给有功于国的战士们的,你们将这五百金折换成钱全部分发下去,军中士卒人人有份,就说是皇太后为了勉励大家刻苦训练为国尽忠而奖赏大家的。丝帛则先封存留下,可以作为日后军中勇士的奖赏。”
几名文吏愣怔了一会,大家互相看了看,纷纷摇头,“将军,这是皇太后赐您的,不是赐我们的,我们怎么好意思拿啊!”
“是啊,您这实在是太慷慨了,全赐给我们,您不留一点吗?”
“不要啰嗦,”卫青抬手制止了他们的议论,严肃简洁地下令:“按我说的做!”
众人无奈,只能领命执行。军中士卒数万,按人头分每人得到的并不算太多,但是将军撒钱,他们白得,谁不高兴呢?
卫青心中不踏实,起身去了一趟未央宫。王太后安抚卫家的意思他懂了,只是实在是受宠若惊,去病和修成子仲打架的事情怎么处理,卫青不得不和陛下沟通一下。
刘彻正在宣室埋头批阅奏章,之前似乎是发过一次火,一篇奏疏被扔在地上,站在旁边的春陀脸上满是冷汗,不过见到卫青进来,刘彻瞬间收起脾气,一边笑一边冲他使眼色,“仲卿,朕的母后是不是特别通情达理?”
看来陛下已经都知道了,卫青硬着头皮回答:“皇太后宽宏大量体恤下臣,臣无功受赏,实在是惭愧。”
“都是一家人,客气什么。”刘彻示意卫青坐下答话,“母后赏你的你就收下,不要糟蹋了她的一片心意。”去病这个臭小子揍了修成君的宝贝独子刘彻比卫青先知道,不过没有急着插手,想着静观其变先了解一下母后意欲如何处理,没想到修成君带着儿子找母后告状,母后直接把事情压了下来,另外还给了卫青赏赐。自己喜欢的人也被母后重视欣赏,刘彻自然十分愉快。
卫青欠身,如实坦白道:“皇太后的奖赏,臣不敢独占,已将赏赐分赐给军中士卒,臣代全军感谢皇太后的恩赏。”
刘彻放下手中的笔,玩味地看了卫青两眼,卫青这是觉得太后的赏赐太重,不敢收,以太后的名义将钱奖赏士卒,既是对士卒的仁爱,也让太后在军民口中获得了一番赞誉。
“好吧,既是母后给你的,你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这事就这么算了,母后都不计较,咱们就当没发生过。”
“这样好吗?”卫青有些犹豫,对方毕竟是皇太后的外孙,皇太后已经给了卫家很大的面子,他们怎能什么表示都没有?
“难道你还想按着去病给冯子仲道歉?”刘彻不屑道,“冯家小子在长安横行也该吃点亏受点教训,依朕看,去病打得挺好,你就别管了。”
卫青不欲与人为仇,但此事错不在去病,他更不愿意委屈了外甥。陛下既然这样说了,他便点了点头应诺。
小孩子的事情翻过去,刘彻让春陀捡起被丢在地上的奏疏递给车骑将军,“你看看这个。”
卫青打开竹简读了一遍,脸色渐渐发白,握着竹简的手指不由得攥紧。
几年前主父偃被陛下接见之后,一年内四次升官,现在担任中大夫,这道奏书就是主父偃所写,没有别的事,就是胆大包天地奏请陛下册立刚刚生下皇长子的卫子夫为皇后。
上一个把目光伸到皇帝后宫奏请册立皇后的笨蛋还是先皇时期的一位大行官,结果就是大行官被斩,栗姬忧郁而死,先太子刘荣被废。主父偃是何等聪明之人,如今怎么犯了糊涂?
“仲卿觉得如何?”刘彻放松了身体,靠在座位上问他。
卫青斟酌着言语,谨慎回答:“册立皇后乃陛下家事,臣下不应妄议。”
“朕给你看这个,就是让你议,”刘彻的双眼紧紧盯着卫青,“仲卿想让你姐姐做皇后吗?”
卫青马上起身跪倒,“臣从未敢有非分之想。”
“不要认真,朕就是随便和你聊聊。”刘彻低头看着自己右手手指上的铜韘,语气平淡,“仲卿猜猜,在朕眼里,皇后是什么?”
卫青抿了一下唇,低声回答:“……臣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