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二十三章(1 / 2)

农历六月初八, 黄历上写吉时,宜婚娶, 动土,安床。

这天一大早, 离西安城一县之隔的户县田家,还还没亮就开始忙活一通了。

整个田宅大大小小的院落,走廊上,大门外的灯笼上都裹上了红绸缎,此刻灯火通明,红彤彤的喜庆极了。

这会子请来的锣鼓队早就穿好了喜庆喜服,吃喝完毕, 站在门外拿着锣鼓唢呐试着调子, 热闹的很。

此刻田家后街摆着一大排席面, 足足有二十多桌, 这些人都是今天来送嫁妆的。

近两百多号人,其中有田家自己家的家丁, 也有交好人家派过来帮忙的家丁, 这也都是惯例了, 谁家也没有这么人不是, 一般哪家办喜事都是互相借的。

小户人家是借钱, 到了大户人家就是借人哩。

今天他们是帮忙的, 加上又是喜事, 田家很大方, 准备的像很硬, 一桌八个人,十六盘菜,完事后一人还有一个大红包,这也是人们乐于到办喜事人家帮忙的原因。

“兄弟们,吃好喝好没有。”见天色已经亮了,田管家的大儿子过来了。

“好哩。”小两百汉子笑着齐声应道,场面很轰动,不过要的就是这样,办喜事不得热热闹闹的,要不然冷冷清清的叫什么喜事呢。

“既然吃好了,兄弟们抓紧时间收拾,等送完了嫁妆,回来还有一顿好席面,老太爷还额外再赏一个大红包,你们说该怎么办?”田管事问道。

“干呗。”

又是一阵齐声,接着一个个都拿起脱在一旁的大红短褂和帽子,穿戴整齐之后就向着前街出发。

满满当当的八十八台嫁妆已经按照顺序在田宅的前街摆好了,每台嫁妆上都盖着红绸,贴着大红喜字,两人一台。

“吉时到”

恰好时间的田管家中气十足一声大吼,在一阵鞭炮声中,锣鼓队打头招呼起来了,后面长长的送嫁妆队伍紧随其后。

虽说十里红妆有些夸张,但是八十八抬嫁妆,每台之间的间距,在加上前后的其他人员,两三里长度也是有的。

如此盛大的送嫁队伍,一路上从户县吹吹打打进了西安城,从早上天刚亮出发,到了下午两点多才到,几十里路也难为这些送嫁的人了。

那些运气好,抬到了装着四季衣物,布匹,首饰,古董摆件的箱子还好,这些到不是怎么重。

可是那些抬着家具的可就有的累了,但是这些还不是最累,最累的是后面的两台嫁妆,里面装的是田老爷子给的压箱银。

一台是三千两银元宝,一两三十多克,总的将近两百多斤,这还不算笨重的箱子呢,另一台是包好的现大洋、铜板,这些更是占重量。

也对亏了田老爷子还兑换了五百两的黄金,要不然又得多加两三百多斤的银子。

自从清末以来,连年征战不断,加上天灾,已经好长时间没有看见这样大规模的送嫁队伍了。

队伍经过的地方,引得周围的人纷纷驻足围观,羡慕的议论是哪家有这样的好福气,娶了这样有钱人家大小姐,可不是娶了个金娃娃回去吗。

“六子,来了没有。”四房的长子郭芳正问道。

“来,来了,马上就要进巷口了。”跑的气喘吁吁的六子说道。

话音刚落,就听见了巷子口传来的锣鼓声,声音越来越近,郭芳正赶紧招呼一旁准备好的鞭炮响起,自己则带着族里的后生前去迎接送嫁队伍。

看着进了大半条街还看不到尾的嫁妆队伍,所有迎接的郭家后生心里都大吃了一惊,郭旭事先早就跟他们说过嫁妆很多,所以除了本房的,其他三房的也都叫了人。

可是现在看到心里还是很难惊住了,这也太多了。

以前总是在电视里看到什么十里红妆,总是羡慕那些男方,觉得他们娶了这么有钱的老婆,以后不用干活了也能锦衣玉食的生活了。

要是他有那样的机会,他肯定会厚颜无耻的,死皮烂脸的当一个吃软饭的,转眼间,果真轮到了自己。

看着一台台嫁妆进门,郭家老宅各个巷子口都挤满了人,就连屋顶,院子墙头上都坐满了人,眼神透露着那叫一个羡慕。

由于大型家具都是拆分的,同来的还有十几个好手艺的老木匠,很快就装好了,在薛氏和李氏的指挥下,将东厢房铺陈一新,剩下的多的摆在内院里。

将一百多平米的内院,还有正房和厢房的走廊都堵得严严实实,除了装有金银贵重的箱子外,其他的都打开了箱子,由这郭家人看,这就是传说中的“晒嫁妆”。

这主要是为了让婆家人看新媳妇厚实的嫁妆,这可是新媳妇以后在婆家生存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