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寒冬(2 / 2)

苏长清王承恩 挽明 3516 字 6个月前

在明军将领眼中,这些军械和物资可比士兵的性命值钱的多。越是兵荒马乱的时代,人命就越不值钱。因此他们宁可死人,也要保住军械和物资,只有在最后的关头,才会迫不得已的下令毁坏物资。

但是将领所认为的最后关头,和士兵眼中的最后关头显然不是一回事。因此不是尚未到达最后关头,士兵已经一哄而散,无人去毁坏这些物资了;便是真的到了最后关头,士兵们反而期待用这些完好无损的物资来换取自己的安全了。

明国朝廷重物而轻人,最终却是人物两失。但是在今日,明明这些明人还有机会抢救几门大炮离开的,但是为了保证撤退行动不为他们所察觉,明人居然就将这些贵重的大炮不动声色的毁坏抛弃了。

这种反常的举动,让黄台吉感觉非常不好。因为这样的举动只代表了两种可能,要么明国的官员终于开始转变观念,从重物而轻人变成了重人而轻物;要么在明国,制造这样的火炮花费低廉,所以明人才能毫无顾忌的毁坏抛弃。

这两种可能性,对于满人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像大明这样拥有庞大人口的国家,如果明国开始重视普通将士的性命,那么像他们现在所面对的这只明军将士,就会变得越来越多,满人对明国武力上的优势就会越来越小。

如果明人铸造这样出色的火炮也非常廉价的话,这种廉价自然是相对的,明军铸炮使用的精铁和青铜,对于满人来说还是相当昂贵的。那么就只能说明一件事,明国的国力不仅在恢复,甚至比之从前还在成长。

过去的大明对于满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了,如果这样的大明还要继续成长下去,那么迟早有一日会变成让满人无法匹敌的怪兽。所以这两种可能性都预兆着一个可怕的未来,那就是满人的失败。

黄台吉看的总是比旁人更远一些,自然也就比旁人更早的感受到了来自未来大明的威胁。在这样的前景下,黄台吉发觉自己居然想不起任何应对之策,这种从心底发出的无力感是他这一生从来未有过的感受,让他发不出任何声音来。

虽然对于这只明军的从容撤离无法可施,但是多尔衮却无法继续沉默下去了。这不仅在于,他不能将自己这些满人主子的束手无策展现在奴才们面前;也不能够让这些满汉官兵眼睁睁的目送明军撤退而无所作为,从而在他们心中竖立起一个明军无法战胜的形象,这对于满人武功的打击是非常致命的。

因此他还是硬着头皮对黄台吉说道:“汗王,现在这种打法恐怕是不成的,我们还是应该把大炮运进城来。只有把大炮运入城,我们才能轰开码头几处入口处的街垒,把这些明军赶下海去。”

黄台吉只是扫了他一眼,便面无表情的回道:“睿亲王所言甚是,接下来的进攻就由你来安排吧。传令下去,先攻入码头者,不论何人都赏三个半前程。我身体颇为不适,这就先回大营休息了。”

对于这场欢送战争,黄台吉已经无心再观看下去了。而他所说的身体不适也不是虚言,这些日子的操劳加上心中的忧思,也让他眼前一阵阵的发黑,他可不希望昏倒在战场上,再打击一次自己这方的士气。

多尔衮松了口气,赶紧和其他满洲将领一起恭送黄台吉下楼。多尔衮正和身边部将交代军令时,却突然听到城下传来了一阵喧哗声,他赶紧出城门楼观看,却发觉索尼、鳌拜等侍卫围成了一个圈子,圈内豪格正抱着自己的父亲大呼小叫的。

受到惊吓的多尔衮等满人宗室将领赶紧下楼询问,却原来是刚刚走出城门的黄台吉听了一名传令兵带来的消息后,顿时就晕了过去,去给黄台吉牵马的豪格就立刻呼喊了起来,让周边的将士们都受到了惊吓。

多尔衮听后立刻上前止住了豪格的呼喊举动,一边让人给将士们传话,汗王只是扭伤了脚并无什么大碍,一边则吩咐找担架和大夫过来替汗王看病。

好不容易将这事压制下去之后,多尔衮才退到一边向亲信问道:“刚刚汗王是听了什么消息才晕过去的?”

“说是岳托贝勒薨于军中了…”这位满人将领满脸不可思议的回了一句,显然他还没有从这个消息中回过神来。

多尔衮心中一惊,他还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个消息时,却陡然感到脸颊一凉,于是便朝天上看去,发觉原本阴沉沉的天空,不知何时起已经飘起了雪花。多尔衮下意识的想着,“今年的冬天一定很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