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自己没出城,贾葵、贾萱、贾茂、贾茗、贾英都是跟着张夫人的,幸亏清虚观是taizu皇帝敕造的观所,否则真就容纳不下这样的大法事。
贾葵嘱咐妹妹一句,亲往前面迎谢送礼管事。
贾葵是比于侯爵的郑国公世子,又是荣国府嫡长孙、齐鲁公主嫡长子,单把头衔一亮就够吓倒一大片人,何况本身极为出挑,站在观前晃瞎了一大群人的眼。
清虚观的张道士为已故荣国公贾代善替身,觑着贾葵进来奉承贾母:“国公爷再不遗憾的,老太太教出这样一些开眼的子孙。”
贾母笑道:“我这么些儿孙都是好的,分说起来我与国公爷最看重瑚哥儿,他是长孙,整日在外头不免辛苦一些,论贴心也只宝玉和他瑚大哥哥一般,曾孙辈上都不比他们老子差。”
张道士赔笑:“都是老太太的福荫。”
来来往往应酬到正中午,贾葵这才回到内殿,张道士刚要引贾母一众用斋,见着他进来便从小道士手里接过一个半抱大的托盘来:“道友们和徒子徒孙见着小公子都欢喜,孝敬了一些法器来,虽不稀罕,一是对公主千岁的孝心、二是对小公子的敬意,敬请小公子笑纳。”
贾母听说,与张夫人向盘内看时,只见也有金璜,也
有玉锁,或有“事事如意”,或有“岁岁平安”,皆是珠穿宝嵌、玉琢金镂,共有三五十件。因说道:“你也胡闹。他们出家人,是那里来的何必这样这断不能收。”
张道士笑道:“这是他们一点敬意,小道也不能阻挡。老太太要不留下,倒叫他们看着小道微薄,不像是门下出身了。”
贾母听他如此说,只得命曾孙接下。贾葵作揖:“葵儿代弟弟谢过张太爷爷馈赠。”
张道士连称不敢。
贾葵拿着托盘吩咐众弟妹:“张太爷爷的惠赠,你们都挑几样喜欢的拿去收着,不许糟蹋了张太爷爷与观中道长的心意。”
贾兰、贾茂一人挑了几样,贾茗贾英各自抓了两把。
贾葵留下两件,贾萱自己拿了两件,又给贾苓挑了三四件。
贾葵命贾茂:“你给松哥儿挑几件捎给他,再请宝二叔为东宫三皇孙留两样。”
张道士见贾葵行事周到,心下暗赞不已,像王氏这等刻薄的都说不出什么。
贾宝玉刚才瞄准了一个金麒麟,贾葵却没考虑他的份儿,好容易有机会挑选,偏偏已被贾萱拿了去,一边瞄着侄女一边漫不经心拿手划拉。
“宝兄弟!”宝钗严肃道,“这是公主千岁赐给皇孙的法器,你做舅舅的要用心一些。”
“是!是!”宝玉恋恋不舍地收回视线。
贾玥跟黛玉咬耳朵:“宝二哥从来稀罕别人的东西,指不定瞧上了萱姐儿的哪件东西,费着心思想弄了来。”
黛玉捏了贾玥的嘴一下:“怎么说哥哥呢!”
贾瑾跟贾玥想的差不多,故意笑话她:“跟妹妹抢东西也就罢了,还能觊觎到侄女身上不成?”
宝玉十分尴尬,反倒不好多说什么。
原以为是出城闲逛,不料供宝、献饭、转幡、跪经的事儿一样不能少干,第二天上宝玉就想告病不来,贾母与王氏不允,只得硬着头皮又撑了一日。
贾母和王氏明显是有远见的,内廷闻知荣国府为颜氏打醮,专派大监夏守忠前来助祭,向贾葵还礼后又与贾母和张夫人打千:“给老夫人报喜、给荣侯夫人、王恭人报喜,昨儿老圣人打发人给公主送彩线,听千岁回奏知道这回平安醮是贾庶妃的心意,老圣人十分欢喜,赞她想的周到,立时要主子娘娘封赏庶妃,太子妃秉承老圣人心意请命,主子娘娘降旨内务府于端阳佳节后册封庶妃为侧妃,秩同贵嫔、比于王妃,内廷庆贺、家人共乐。”
贾母与王氏闻说大喜,立时封了大大的荷包给夏守忠,众人都来祝贺,殿中异常热闹。
高兴过了,王氏真心实意跪起经来。
有高兴的自然就有不高兴的。
得着两宫暗示,怀孕五个多月的太子妃几乎动了胎气。这是一个信号:拥戴嫡统的鲁国公主变成了帮亲不帮法的齐鲁公主。
事实上也不用颜氏做什么,只要在将来凭借命格之术对金琮袖手旁观,不消做什么的金闰便可坐享其成,凭借贾家的威势足以压制何家的势力。
“命格!命格!”抓准这两个字的太子妃似乎找到了一线出路,“柳儿,捎信让母亲来一趟。”
夫权社会就是如此,哪怕皇帝降旨推行了不许扶立侧室为妻的《内训》,太子妃仍然不敢把这种写在纸上的玩意儿太当回事儿。既然现任的天子能颁行,焉知未来的天子不会废止?再者,如果将来自己母子被废,丈夫又不娶新后,元春依旧可以凭借妃嫔之首的身份名正言顺为亲子争取君临天下的地位——何况她背后有一个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