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瑚眯眯眼:“放心,有我在呢。”
到了晚上,荣府大摆宴席,虽然圣意未行封赏,东宫依旧赐了御酒下来,喧哗热闹自非等闲可比。
次日一早,礼部堂官果然奉旨传诏,晋封镇远侯贾瑚为二等公,准世袭罔替兼领兵部事为御前行走,节度京防营;长子贾葵册为郑国公世子;文华金陵公主晋封鲁国公主,长女为郡主,额赐次子一等男世职;史太君赐龙头金杖,见皇妃以下无需全礼;贾赦赐光禄大夫,加国公秩,张氏为国公夫人品级,内监另奉懿旨赏金玉如意各一对。皇恩之重重如泰山八个字用于此刻恰算相得益彰。
荣耀之下看妒了一人,正是贾政之妻王氏。想那长房长孙一脉,连影子都没见着的次子将来都有男爵承袭,他们二房唯一的顶戴还是丈夫的从五品员外郎,珠儿出息却早早过世,长女是大福气的生日,至今在东宫连名分都不曾争得,小儿子造化更好,如今年幼不能成事,相较大房的光彩实在令人着恼。
刚送走天使,闻风而动的京师官宦便都俱帖送礼,皇子亲王、公侯大吏、姻亲故旧无不踊跃,荣国府、镇远侯府、公主府三处都是门庭若市。
却说贾雨村得了指教硬着头皮递了同宗晚生的帖子,虽然有冷子兴内中打点,门房也不能在这种档口教白身的进士占地方,权且搁置一旁,过得七八日光阴方送达贾政跟前。
贾政见雨村生的器宇轩昂,当即起了爱才之心,趁着休沐把人领到贾赦跟前,欲用荣国府名帖荐他起复。
贾赦有个文武双状元的儿子,平日也自诩诗礼传家,待读书人总有三分敬意,贾雨村又以同宗晚辈自谦,心情更为畅快,取了府章便要在贾政写于吏部堂官的荐书上用印。
恰在此时,门口的小厮回话:“老爷,大爷到了。”
话音未落,贾瑚已经迈步进来,给父叔请安后笑道:“原来老爷在会客。”
贾雨村心下暗喜,低着头躬立一旁。
贾政把贾雨村的身份叙说一遍,不免夸赞:“雨村的学识眼界都极好。”
贾瑚微微颔首:“二叔的眼光自然不错。”
贾雨村长揖拜倒:“学生叩见国公爷。”
“不必多礼。”贾瑚已经留意到桌上的荐书,因笑道,“正好二叔也在,我正有一件要紧事儿与父亲商议。”
贾雨村只得起身告辞。
贾政便要将用了印的荐书递给他。
“慢!”贾瑚观雨村狼目鹰视,外露豺蛇之相,凭空生了三分不喜,因笑道,“先生既有大才,何必绕远找吏部的人情?说来也巧,昨日刑部报缺,南安王只道无人能用,先生若不嫌弃,我这里遣人送先生谒见南府,四王八公同气连枝,想来王爷看二叔面上必不辜负先生志向,如何?”
贾雨村大喜:“多谢公爷提拔,贾化铭感五内。”
贾瑚唤了近身长随,命其亲送雨村前往南府。
贾政只当侄子美意,也夸他处事利索周到,贾赦虽有所悟,贾雨村在他眼里毕竟无关紧要,想一想便撩开了,因问道:“你方才说有什么要紧事讲?”
贾瑚回道:“林姑父遣了家人进京道贺,又修书给儿子说是想把表弟表妹送到老太太跟前尽孝,这会子姑妈的人怕已到了荣庆堂,老太太必有吩咐,我便来请老爷去瞧瞧。”
贾政有些诧异,贾赦吸口气:“莫不是江南——”
贾瑚点了点头。
贾赦不再多问:“去给老太太请安。”
贾政听得妹婿给侄子私信,登时觉得不自在起来,跟在兄长身后一声不语。
半路遇着来请贾赦的丫鬟,询问之下果如贾瑚所料,老太太立意遣人南下,接取外孙进京。
贾赦是一家之长,做主的却是晚辈贾瑚,斟酌一番方道:“派人南下使得,必要正经主子亲往才好,一来显得庄重不使府里奴才小觑表弟,再则路上不妥也能方便打点,令沿路的肖小心生忌惮。”
贾母喜道:“正是如此,单教奴才去接,纵是你姑夫姑妈体谅,我也是不能放心的。”
关键是定着谁去。贾瑚第一个排除,贾赦贾琏都有实缺,贾政不惯俗务,余下几个年幼不顶事,左思右想竟然无人可用。
贾赦爷儿俩对视一眼,目光都放在贾政身上。
贾母倍感无奈:也就是二儿子的差事最不打紧容易告假了。
贾政虽然满心不乐,到底硬着头皮请缨接了南下的差事。
贾母喜道:“吩咐下去,晚上给二老爷摆酒践行。”
王氏听说后满心不乐:“不过是接三个孩子,哪里值得主子劳累奔波?”
贾政也是满腹怨言:“老太太挂心外孙。”
王氏嗔道:“现放着青壮的不用,倒把老爷当成跑腿小厮使唤,瑚哥儿位高权重走不开,让琏二去也使得,老爷昨日还说腿上不好,江南潮气又重,万一厉害了老太太就不心疼?”
想着这次远行是贾瑚提议,贾政更加愤懑:“封侯拜相的自然有些架子。”
王氏心中一动,擦着泪哀叹:“您还是亲叔叔呢,再说还有老太太在就这样,只可怜我那珠儿去的早,不然必能替老爷辛苦,元丫头也不必难见天日的熬煎!”
贾政烦躁不已:“我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