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三十六章 失败(1 / 2)

长安北望 芦花白 3532 字 2018-09-11

当然, 即便是身处乡间, 卫青的心里也还是牵挂着远方马邑之战的结果, 毕竟这场战役对于国家、对于刘彻来说, 意义太过于重要。马邑一战胜利,便可扭转从汉初到如今六十余年汉军对匈奴不是战败就是无功的局面, 重新燃起汉朝从上到下的信心;即便是败了, 也能打出汉军的热血, 激发汉军的斗志。

若是当真能够一举歼灭匈奴的主力骑兵, 活捉或者杀死匈奴的大单于军臣, 然后再趁匈奴群龙无首之际派汉军大举进攻匈奴, 只此一战,即可给匈奴造成无可估量的巨创。

往好了想汉军大胜而归, 往坏了想从聂壹一进入匈奴就被识破计谋,卫青在心中预估了数十种马邑之战的结果,奈何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是汉廷高层秘密谋划的, 三十万大军在汉匈边界偷偷集结都尽量不让外界知道, 卫青在平阳县乡下,就更无从知道事情进展。

所以卫青除了每日在母亲坟茔前祭扫之外,只能默默等待着马邑之战的消息。一直到了六月份中,一只快马才携带着一路尘土飞奔到平阳乡下卫家门前。

看到来人, 卫青的心里就是一沉, 非常不好的预感迅速涌上心头。

“出事了?”卫青一把拉住苏建问道。

苏建是卫青在建章提拔起来的副手, 从长安急匆匆赶到平阳县, 带来的自然不会是好消息。果然, 苏建边喘气边直接说道:“马邑……败了。”

“怎么个败法?军臣单于夺下了马邑城?咱们的人呢?伤亡大不大?”

两人就站在卫家门前,卫青急得根本没有想起来要让苏建进屋歇歇,苏建同样也顾不上别的,喘了好几口气,才继续回答:“咱们没有伤亡,因为根本就没有打起来——匈奴单于军臣本来已经中了聂壹的计,亲自带着十万骑兵进入武州塞,眼看就快要到了马邑城,却突然起了疑心,派人抓住了一个小亭的尉吏,可恨那小吏是个软骨头,把什么都招了,军臣马上掉头就跑,让咱们白白忙了一年!”

人力、物力、陛下以及群臣一年的心血,全部付之东流!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是马邑之谋无疑已经彻底失败。

卫青在脑子中迅速整理了一遍苏建给他的信息与他之前所知道的作战计划,不禁皱眉道:“军臣到达了马邑城外什么地方才开始撤军的?”

苏建想了想,“据说是到了马邑城外一百里。”

“将屯将军与材官将军不是埋伏在马邑城外负责侧翼攻击吗?这么近的距离怎么没有出兵拦截?”

卫青的问题一针见血,苏建苦笑了一下,低声说:“王恢胆小没敢打……”

卫青闻言愣怔了好久,最后痛苦地闭上眼睛,再睁开时,双眼隐隐发红。这才是最糟糕的结果啊!

马邑之谋可以失败,但是汉军不能连和匈奴作战的勇气都没有!

如果仅仅是引诱匈奴进入汉军埋伏圈的计谋失败,后果不过是损失一点钱,事后再骂骂匈奴狡诈多疑,不会造成其他更大的影响。但是,王恢眼睁睁看着匈奴撤退,却不敢发一兵一卒去拦截,他的行为不仅仅代表着他自己,他还代表着汉朝的将领,落在匈奴人眼中,那就是汉朝将军懦弱无能,汉军可欺,匈奴人将更有胆量抢掠汉人;落在汉朝下层士兵和全国百姓的眼中,那就是自家统领官员都没有信心打败匈奴,没有勇气和匈奴战斗,民心如何不涣散?军心如何不动荡?

汉军没了士气,百姓没了信心,日后再和匈奴作战,该是怎样的困难?

王恢饱读诗书,在朝堂上力主作战雄辩滔滔,却为何临敌之时如此糊涂!

过了好久,卫青才哑着嗓音问苏建:“是陛下派你来找我的?”

“不是,是皇太后……”苏建看到卫青诧异的表情,便解释道:“大人在这里可能不知道,陛下在此次谋划出兵上面倾注了非常多的心血,匈奴中计入塞之后陛下更是时时关注战事的进展,常常夜不能寐……没想到却等来了这么一个结果……按理陛下一定是很难过和愤怒的,然而除了将王恢入狱论罪,陛下也没有大发脾气,而陛下越冷静皇太后越担心陛下……所以叫我来找您回去劝劝陛下。”

至于为什么皇太后不找别人,单单找正在守孝的卫青,老实人苏建自己理解为卫青这几年一直在陛下身边陪伴,比较了解陛下脾气,知道怎么劝慰陛下。

“伍僮,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