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小心些,都是刚刚装修过,地板也是才打的蜡,都使点劲抬起来,可别磨花了。”
看着小福子老爷似的指挥徽园一群兄弟们帮着郭旭搬运安放家具,拿了烧包样子,让人看了不禁瞬间就想到一个词—小人得志。
这也是帮里兄弟看他小,知道他爹是为了帮里死的,都照顾他,没看到背后有不少人都气的直咬牙吗。
要不是看在这是替郭旭搬家的份上,恐怕早就上去修理他一番了。
这边忙的热火朝天,郭旭却和安奉两个悠闲的楼上楼下,院前院后的闲逛着,不禁不帮忙,有时候还碍手碍脚的,搞得就像别人的事一样,尤其是郭旭。
自从郭旭知道安奉给自己找的店铺在这里的时候,郭旭就有些激动,要不是装修什么的要这么长时间,他真想立马搬过来。
期间没事就跑过来盯着进程,怎么看怎么喜欢,心里那叫一个满意。
这是临街的一座透着法式风情的中式别墅,由于是在法租界,所以与嘈杂混乱的公共租界不一样,这里十分安静,治安环境都特别好。
毕竟住在这里的都是顶端人物,要不然也都是小康居民,临街是种满了法国梧桐。
现在入了冬,树叶都凋落了,前些日子郭旭来的时候,正是初秋。
穿过大街小巷,一树树叶子都染上了璀璨的金黄色,在夕阳的映照下镀上了温暖的金光,还夹杂着深红浅黄深绿浅褐的斑斓色彩。
看梧桐叶在风中摇曳着,秋风吹来,黄叶如蝴蝶般纷纷飞舞,堆积成厚厚的地毯,踩上去沙沙作响。
就算没有爱人在旁,一个人静静的走着,看着两旁独具风情的法式洋楼建筑,还有民国时期老上海的新式弄堂,也是极其浪漫的。
房子唯一拐角处,一面临街的是房屋的主体,红砖加大理石结构,两层加三楼的阁楼。
房屋正中间是一扇楼层一样高的拱门,用大理石做的门框,雕刻的装饰也是十分的贵气端庄。
在门的两侧,也各有一扇离地半米多高,齐门高的窗户,二楼同样的位置也有同等规格的窗户,三楼阁楼则开着精致细长的老虎窗。
每层之间都有出檐的大理石,上面都雕刻着法式纹饰,雕花、线条,制作工艺精细考究,门口装着大气的门灯。
大门是采用黄色木料,大门不是纯实木的,而是开着一排排小亮窗,按着玻璃,毕竟是开门做生意的,通透一些是要好些,门楣上面也是开着整齐的小亮窗。
窗户也是同样的材质和样式,不过窗户确实民国时期的风格,在玻璃窗户外面,还有两扇推拉是的蝴蝶门窗用来防盗的摆设,颜色是红木的,很有味道。
在房屋两边各有一个一层的阳台,周边是大理石做的花瓶,这样就一下子增添了美感,不觉得房屋有些突兀的感觉,一下子在布局上突出轴线的对称,恢宏的气势来。
进门是一个大厅,左边靠墙是中药柜,各种中药材也都置办齐备了,柜台上面有称药的戥子,石臼,铜株臼,切药刀等等制药工具。
就连包药的草纸都准备好了,现在就等开张营业了。
正推门是一个大大的博古架,上面摆着各种摆件,右边靠里墙是郭旭看病的书案,靠近窗户摆了一套中式实木沙发,中间还摆了一张木制屏风。
这些是主要的东西,屋里还摆了不少室内花卉和其他小物件,还别说,虽然是法式别墅洋楼,可是这样一布置那真有这个年代中西混搭的特殊味道。
推门博古架的后面是一个大大的实木楼梯,楼梯很平缓,中间有一个大大的平台,之后两边连接二楼。
看到这,郭旭不禁有些暴富的感觉,这可是在民国影视中大户人家才有的格局啊,没想到现在他终于成了自己羡慕的人了。
在一层楼梯两边还各有两个两间,二楼别一楼布置的要精致,由于原屋主布置的本来就是法式风格,保存的也很好,所以也就没有改动。
二楼通向后面有一个落地窗,通向后院的阳台,阳台上有白色大理石楼梯,可以直接走到下面的花园。
花园挺大的,里面装的主要大树木是香樟树,其他小型树木花卉也不少。
由于房子位于交叉口,院墙临街的一面也另开了一扇大大的院门,是郭旭家庭生活的大门。
在下了楼梯向花园深处方向,有一个三米宽的走廊,两边是用纯大理石做的罗马柱支撑的。
走廊曲曲折折,透过幽静的园林的尽头,也是一座法式洋楼,这个是郭旭一家人生活的主要场所。
虽然前面的地方也足够了的,但是毕竟是看病的地方,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不合适。
“怎么样,够意思吧?”安奉站在阳台上叼着雪茄对郭旭挑眉道。
“够意思,够意思。”郭旭这次没有反驳安奉。
因为这次确实是够意思,外面的临街洋楼和这花园洋楼可不是连在一起的。
前面是斧头帮买的,是公中产业,后面这个花园带着别墅是安奉想到还有老婆孩子,前面的房子既要开药铺又要生活,有些挤。
是的,你没有听错,这才几间房子,和安奉几进的大宅子,院子院子套着院子确实有些挤。
于是就自己掏钱买了下来送给了郭旭,其实主要还是为了报郭旭治病的恩情,前些天他的最小的夫人有喜了。
“怎么了,不会傻了吧,我说也不至于吧,以你这本事,有钱人还不捧着大把钞票求着你,这洋楼还不是分分钟的事。”看着郭旭一脸傻样,安奉有些瞧不上了。
郭旭懒得理他。
他那里知道郭旭内心的心情啊,这洋楼不知重要的,以他的身家再贵也买的起。
重要的是,这洋楼所处的位置,不在别的地方,而是出于上海法租界富民路和长乐路交叉口。
这可是上海“巨富长”啊,现在民国时期正是他发展时期,期间这三条路不知道住了多少政客文人艺术家。
如果说上海代表半部民国史,那么这三条路就是上海的整部史,由此可以看出它们的地位。
到了后世,这三条街才是上海真正有钱人住的地方,想到这,郭旭就有些兴奋,不说和民国大师当邻居,就算留着后世也是巨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