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文明和野蛮的战争中,中华文明序列之下的所有国家和人民都应当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如果**还承认自己是属于中华文明的一员,那么就应该毫无怨言的加入到这场战争之中。
就如同日本侵略**时,我大明毫不犹豫的派出了军队,保卫了**王国。神宗皇帝派兵帮助**王国抵抗日本的侵略者,难道只是为了保住我大明的一个藩国的存在么?
显然不是如此,我大明要保护的,是一个接受了中华文化,属于中华文明一员的属国。是以,神宗皇帝出兵**,不是为**而战,乃是为中华文明而战。
何谓中华文明,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国。
朕听闻**人常在海外自称是小中华,既然你们自认是中华文明的一份子,在我大明同蛮夷激战,捍卫中华文明之时,你们却和朕抱怨,保卫了**不落入蛮夷之手的大明军人索要的粮食太多了?
这是李倧对朕的孝悌么?这是**藩国对父母之邦的礼仪么?”
对于崇祯的质问,沈器远汗流浃背一时无言以对。一直以来,**上下君臣都把这场战争视为大明同女真鞑虏之间的事,认为这场战争同**并无关系。甚至于有不少人还觉得,因为辽东难民逃入**,割据**地方成立东江镇的事,完全是属于**的无妄之灾。
这就像,两个强大的邻居打架,却冲进了不相干的**家中,砸坏了**的不少家具,而**还对此无可奈何。
更何况,**士大夫虽然一直秉持慕华和事大的原则,但并不表示他们愿意**王国被大明彻底吞并。因此,对于大明军队出现在**王国的国土上,他们始终都是抱着警惕和恐惧之心的。
这也是为什么,**上下一直想要减少对东江镇的供应,以防止毛文龙在**做大,最后占地为王不肯离去了。
李倧希望通过这趟出使,以道德礼仪逼迫崇祯能够做出一点退让,减少**对于东江镇的粮食供应,并拿回一部分铁山郡的行政权力。自从王化贞强行租借了铁山郡之后,便宣布这一地区内愿意向明人缴纳税粮的,都将自动获得良人的身份。
这一政策使得附近地区的奴婢都开始逃往铁山郡,从明人手中获取良人的身份。而**的军士和官府却不敢进入铁山郡抓捕逃奴,这使得不少地主两班甚为不满。希望李倧可以改变这一局面,阻止铁山郡对逃奴的解放政策。
然而沈器远抵达了大明之后,见证了崇祯亲征击败后金的胜利,他就有些醒悟这趟任务也许会很艰难。他只能寄希望于,这位年轻的大明皇帝是个好面子的人,不会纵容毛文龙在藩国肆意妄为,败坏了大明的名声。
但是他并没有想到,崇祯居然会以大义来责备**王国和国君李倧。这使得他不仅不能让皇帝有所退让,反而让主君李倧陷入了一个危险的局面。背弃中华文明,试图投靠蛮夷,这可是一个相当重的罪名。
而**王国的武力连东江镇一镇之力都抵挡不了,否则国君李倧也不会派他直接到崇祯面前求情了。拥有废王光海君在手的大明,再加上大义的名分,沈器远不觉得国君李倧能够抵挡得住大明的问罪之师。
无法解开眼前困境的沈器远,也只能反复强调,主君李倧并无背叛大明的意思,实在是**王国国弱民贫,无力负担东江镇的粮食供应,才不得不派他出使大明希求皇帝恩免的。
朱由检听了之后却冷笑着问道:“**王国既然负担不起东江镇的粮食,却又为何能够向后金运输了一千包粮食?尔等是觉得朕可欺么?”
沈器远张目结舌不知如何回答,具适河却反应敏捷的说道:“回陛下,这必然是一些不法之徒偷运粮食前往后金获利。
正如大明有通敌的奸商一般,我**也有不少见利忘义之禽兽,还请陛下明察秋毫,不要误会小邦。”
朱由检盯着具适河许久,方才说道:“误会?那么就请你们证明一下,朕究竟有没有误会你们。你们先退下吧,朕会派人去同你们签订一份协议,只要你们签了,朕就当是一个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