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一腔热血而来的士子们,他们提出的主张在崇祯真诚而又坚定的托辞下,终于带着一无所获的茫然离开了宫城。
看着这些士子离去,钱谦益也有些坐立不安的向崇祯告辞,想要尽快回去同内阁诸位同僚商议出一个一致对外的决断出来,他可不愿意最终让这把火烧到自己身上来。
站在六部值房门外的崇祯,看着远去的士子背影,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身后的王承恩看着四周再无外人,悄悄上前对着崇祯笑着恭贺道:“陛下果然仁德无双,只是稍稍加以感化,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酸秀才,就被陛下感召退去了。”
朱由检却没有王承恩想的这么得意,他脸色平常的回道:“不是朕仁德无双,实在是他们本就不是一条心。看起来数百士人宫门跪谏,众口一声。但是除了那些河南士人是真的想要向朕讨还公道,其他人有的是为扬名、有的是随大流、有的是一时冲动、只有寥寥几人是真心想要求个政治清明而已。
这样一群人,只要外部不施加压力,让他们还有退路可走,便不会拧成一股绳,同朕分个对错黑白出来。不是朕用仁德说服了他们,而是他们假装被朕的道理说服了,所以给自己找借口退去罢了。
这件事不会到此为止,等到他们去了地方,搜集到更多的证据,下次再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疾风暴雨呢。”
王承恩并没预料道,他小小的恭维会引来皇帝这么多抱怨,不过他很快便醒悟了过来,小声的对着崇祯说道:“既然陛下如此担忧,为什么还让这些燕京大学的学生下去调查呢?不如,让老臣派人传话给许显纯、杨所修,先把地方上的那些证据给它销毁了,免得这些士子拿着证据,再回宫门前闹。”
朱由检转过头看了王承恩一眼,摇着头说道:“掩耳盗铃这种蠢事也是朕能干的?朕身为大明天子怎么能主动往自己身上抹脏东西。
朕刚刚虽然没说多少实话,但是有些话可不是假话。这燕京大学的学子,将来必定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才,可不是什么燕台十子之盟的文人可以相提并论的。
如果这燕京大学的士子都不支持朕的政策,那么天下还会有什么人支持朕?让他们下去看看,去见识下我大明地方百姓的真实生活,这也是朕的真心话。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路。如果他们这些学生整天坐在大学里吟诗作对,却连百姓一日三餐吃什么都不清楚,今后又怎么能够替朕管理这个天下。
让燕京大学的学生组成调查小组下去地方,就是为了让他们去了解地方民情,不要变成不通世情的两脚书橱。如果他们真的能够找出地方官员施政上的问题,对于大明来说就是一件好事。
更何况,朕让许显纯、杨所修下去,是为了惩办那些不肯同朝廷合作,还敢武力抗拒朝廷律法的土豪劣绅。朕可没说过,给了他们治外法权,让他们借着朕和朝廷的名义,在河南胡作非为。
征地、征粮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朕可以容忍。毕竟这个政策也是第一次实行,总是会出现错误的。但是借着这个政策**,伙同土豪劣绅侵占普通百姓的田地,他们想要干什么?打着朝廷的名义,反对朝廷的政策吗?”
王承恩顿时感觉后背有些汗津津的,许显纯、杨所修两人在魏忠贤被赶出京城后,就开始向他靠拢。刚开始,王承恩还有些谨慎小心,不想同这些魏忠贤过去的手下有什么往来。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上崇祯似乎并无意完全铲除,朝中曾经依附过魏忠贤的官员,他也就开始慢慢接纳这些魏忠贤的旧日手下了。
对于皇帝答应那些士子,同意派出人手下去调查这些河南士子控诉的事情是否属实,他刚开始还觉得很是委屈。这世上哪有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的事。许显纯、杨所修下去冒着这么大风险,有些事情干的出格一些也是正常。
因此,待到旁人离去之后,他便想着从旁劝说下皇帝,也好为投靠自己的两人挡一挡这场调查。不过他才开个头,那些帮两人脱罪的话就被崇祯的疾言厉色给吓得吞回了肚子里。他暗暗的叹了口气,只能帮两人在心里祈祷了几句,希望他们能够逢凶化吉。
朱由检说了几句便住了口,许显纯、杨所修现在又不在他面前,他即便发再大的火那两人也看不见,因此他也懒的再浪费口水。
他很快就把心思转到了其他地方去了,沉默了一会,朱由检便若有所思的向着王承恩问道:“孙先生和战时大本营是不是今日就到北郊的大校场了?”
“是的,陛下。”王承恩稍稍偏了偏头看了下天色,随即补充道:“这些日子,武英殿内的**谋部和总后勤部,每日都派出人员同战时大本营进行联络。如果臣没算算时间的话,今日午后2点,战时大本营及前往大同前线支援部队的先头部队就能抵达京城了。”
朱由检先是点了点头,来回走了几步后便连珠炮一般的向他追问道:“犒劳出征部队的伙食有没有准备好?临时安置阵亡将士骨灰的灵堂有没有建好?接收受伤将士的军医院病房有没有扩建完成…”
王承恩一边回想着,一边忙不迭的回答着崇祯的问题,让皇帝再次确认了一遍,这些事情已经全部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