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信(2 / 2)

至于二姐,信里倒是没单独说什么,只最后由代笔的大姐笼统的代表全家祝福了一句,这句话里带上了二姐的名字。

祁云浅笑摇头,一边将信纸重新折叠好放回信封,至于粮票,祁云准备回房间了再拿出来看。

看来家里那边二姐还瞒着没露馅,不过也说不定,毕竟信在路上就已经辗转了七八天,信里说已经让二姐去找门路了,说不得这几天就已经发现了不对劲。

二姐那里现在也已经没了顾忌,反正家里的下乡名额已经有祁云填补上了,可以说二姐现在是无所畏惧,之后估计就要盯上大姐或者父亲那里的工人缺了。

祁云想了想,准备回头写回信的时候把这个事儿提一提,让父母别担心他,也别听二姐的忽悠。

二姐若是想要弄到工人名额,祁云就是不用脑袋思考都能知道她会干什么,无非就是用他的名头搞事,说什么大姐要嫁人工人名额不如留在家里,她晚点结婚接了班就好好工作攒钱给他娶媳妇儿之类的。

从原主的记忆里祁云可看出来了,这个二姐别的本事没有,嘴巴上的功力却委实不错,若是在后世去推销啥保险之类的,说不得能成为年入百万的女强人。

不过这种功力用在自己家里人身上,祁云想了想,最后只能想到传、销这个行业。

周国安那里看信就没有祁云这里安静了,一会儿傻笑一会儿抽鼻子揉眼睛的,看完了信,周国安深呼吸了几下,最后还是没能压下心里涌起的感情,眼眶红红可怜巴巴的看着祁云,“老祁,我想家了。”

简简单单一句话,却说得哽咽,祁云叹了口气,抬手拍了拍周国安的肩膀,“放心吧,咱们肯定能回去,等待的时间里咱们也别松懈,再过两天镇上赶集的时候咱们就去镇上看看,寻摸好高中教材书好好温习,我相信以后肯定会重开高考的,那时候就是咱们回去的时候。”

说起家这个话题,便是旁边端着饭碗跟淘青聊天的吴丽也忍不住沉默了,淘青也是深沉的叹气。

不过她还好,他们家现在就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如今她也有了自己的家,倒是比周国安他们要多些安慰。

这会儿祁云说起高考的事儿,吴丽心里也是一动,忍不住追问祁云,“你怎么就确定高考能恢复?”

也分不清是询问还是质问,因为这句话里面既有希望也有嘲讽。

祁云也不在乎,知道吴丽这是希望他能给予更确定的回答,祁云想了想,慢条斯理的分析,“咱们的国家要发展,知识人才是不可或缺的,现在是物质撑不起来,所以咱们跟广大知识青年一起上山下乡加入到了农业生产中,而且咱们的领、导人也在努力的寻找发展契机。”

“一旦国家发展起来了,高考这种知识人才挑选门槛肯定是要恢复的,不管是十年还是二十年,咱们只要做好准备,在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才能第一时间乘风而上,为祖国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吴丽听见十年二十年,眼神一时黯淡,周国安却是被祁云一番话说得瞬间恢复了精神,拍着石头桌面特别热血的附和,“对,无论十年还是二十年,只要国家需要我,我周国安二话不说就迎难而上决不后退!”

然后说起了当初的抗战,又说起抗、美、援、朝等战役,一张黑脸都能看出涨红来。

这个时代的很多年轻人其实跟周国安很像,虽然他们也有沮丧迷茫的时候,可是一旦说起保家卫国,却能瞬间迸发出燃烧自我般的光芒。

可能这种表现在很多人看来很傻很二,可祁云却只有满心的佩服羡慕,佩服的是这种人的热血激情,羡慕的则是他们有能为之动容敢于付出一切的激情。

即便是无比现实的吴丽此时也被周国安感染得忍不住生出更多希望来,或许祁云说得对,国家要发展肯定是离不开他们这些知识人才的,只要他们随时准备着,以后才能抓住机会一举离开这个地方......

淘青倒是没别的想法,她是从身到心都已经接受了这个地方,如果有机会她会去学习去上进,但是并不像吴丽他们这些知青那样急切的渴望能够抓住机会改变人生。

在一旁淘青也被祁云和周国安乐观的心态感染了,笑着鼓励三人,并且表示找教材的事儿他们外人去肯定不行,她会问问看能不能找人帮忙。

李晓夏的父母就是在镇上小学里教书的,要是能找老村长帮帮忙应该能行。

至于知青们自己去回收站找书?不用说什么,只要这些知青一去,回收站的人就会直接敷衍了事。

在这个敏感期要让回收站的人帮几个来历不明又没啥关系的知青私底下弄什么书,那肯定是不可能的,谁知道这些人会不会前脚他们才答应后脚就被告了?

只有有关系有门路又知根知底的人才能让人家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