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宋朝的皇帝不得不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对武将格外忌惮和压制。
因为,一旦真出现了哪位功高盖主的武将,他们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学赵匡胤。
他们就可以高举战旗,对手下的士兵们说:“当年宋太祖也是武将,他乃至于赵氏的江山都是靠陈桥兵变得来的,为什么我们不能这样做?”
“诸位,请随我效仿太祖,夺下赵氏江山,尔等就可享从龙之功!”
宋朝每一个皇帝,都会非常担心这样的事情。
这远比杀兄的隋炀帝和杀兄弑弟的李世民造成的威胁要大,毕竟皇室兄弟嘛,防着不给实权就是了。
但武将,一旦要打仗,能不给权?
那些副将一旦可以享受到从龙之功,能不跟着?
唉,所以这就导致整个大宋时期,武将的地位都很尴尬,导致明明富有四海的朝廷,宁愿赔和送给别人钱,也生不出来把敌人干掉的骨气。
他们前期,不是怕敌人,而是怕自家武将。
中期和后期,又怕敌人,又怕武将,可想而知有多矛盾。
宋朝,一个最有资本干大事的皇朝,汉武帝要是在这个时期,他能把整片陆地都给统一了。
毕竟即便是在重文轻武的情况下都能出不少名将,要是真到了汉武帝手里,那可真是要钱有钱,要将有将,不把全世界都给干废?
唉,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一个宋朝,是有实力宁可赔。
一个清朝,是有些许实力赔到完全没实力,赔到不得不一直赔。
也正因此,宋朝那些有骨气的臣子,都活得很憋屈。
王安石,就是其中一位。
他很不喜欢朝廷的软弱做法,于是,写下了一首《明妃曲》。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时空之镜里的王安石长叹息诵道: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唉,大宋啊大宋,你何时能生出骨气,不让王昭君的遗憾重演呢?”
高山之上,夕阳西下,余晖照耀在王安石脸上,映射出他那三十几岁,就已满是抬头纹的脸庞。
他背负双手,极目远眺,孤单落寞,他只能借此来表达对朝廷软弱的不满。
范仲淹听出了诗词中的意思,整个人不由跟着低落起来:“到那个时期,大宋还是十分软弱么?”
“唉,是的。”江逸点头,“大宋就是这样软来软去,结果把敌人给养肥了,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时期,出现了——靖康之耻。”
“你说什么?”
范仲淹的眼神骤然一变,焦急地冲到江逸面前,双手抓住他的肩膀问道:
“何为靖康之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