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蒙蒙的天边刚露出一线白, 王宣已用过朝食,急匆匆束好皮甲,拖着长戈向城门跑。
他是戍守城门的兵卒,负责巡查检校入城之人,天不亮就须到门楼下,日落闭城方能离来, 起早贪黑, 风雨无间,粮饷却不甚丰厚。是以常听同伴抱怨, 他面上虚应,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比起宫门卫这等美差当然是劳苦, 可若和寻常兵卒相较已轻松太多。
便是谋得这样一个苦差事,也花费了他好几千钱, 所以王宣做得兢兢业业,并不想丢了差事。
吊桥落下, 掀起一片尘土飞扬。漫天尘埃中, 一阵哒哒马蹄声自城门传来,王宣与同伴互相望了一眼, 眼里或多或少都有些惊讶, 这个时候谁会出城?听声音还不是一两个人
等他气喘吁吁跑到门口的时候, 伍长已经在那里了, 正点头哈腰地陪着一个衣甲整洁的军士, 一见他来便狠狠瞪了一眼, 示意他入列。王宣偷偷望了眼那气势不凡的士官,连忙分站到两侧。
一旁的李达是同乡,向来吊儿郎当,此刻也站得笔挺,一贯无赖的脸上满是肃然,王宣忍不住小声问:“今天这是什么阵仗?那个人是谁?”
李达目不斜视,仿佛没听见一般。
王宣心里暗呸了一声装模作样,又捅了捅李达,忍痛从怀里掏出几个五铢钱偷偷递到他手里。
李达一看这小子的确识相,一乐,面上的表情也绷不住了,小声说:“这是玄甲卫的人。”
王宣入伍不久,见识也不如这些老兵痞,可玄甲这两个字还是听过的,容不得他没听过,毕竟当年五千玄甲北拒公孙袁绍二贼,以一当十,大破五万敌军于界桥,斩敌两万,俘万余,自此成就玄甲威名,后来逐羌人,平乌桓,收柳城,玄甲战功赫赫,几乎成了所有士卒的最终梦想。
显然王宣脸上的艳羡是所有人的追求梦想。
遥想了玄甲的风姿,王宣开始意识到另一个问题,问:“玄甲卫为何会来这里?”
城门协防属司隶校尉,玄甲是外兵,两方实在搭不上关系。
李达嘿嘿笑了声,卖了个关子,“自然是有要事才来。”
王宣知道这种常年混迹行伍的老兵在消息上比常人灵通不少,又递过去两个大钱,“小弟见识浅陋,比不得李兄,还请兄长为我解惑一二。”
李达笑得见牙不见眼,“好说,好说,今日有大人物要回来。”
大人物?李达此人说话向来夸大,三分也要说成八分,王宣想了想,试探着问:“可是中郎将外派而归?”
李达不屑地哼了声,“那算什么大人物?”
“那是校尉巡检而归?”王宣又问。
李达仍是不屑一顾,半晌,拍了拍王宣的肩,道:“我知道贤弟自乡县而来,可知这邺城是京都,平日进出往来的大有权贵,三公九卿都有之,区区府君都尉哪里算是什么大人物?要说尊贵,去年曹将军进城,还是伏太尉亲出来迎。”
王宣一脸虚心求教,“还请兄长指点。”
李达自觉撑足了面子,才道:“今日进城的是为女眷。”
“女眷?”王宣一脸惊讶,惊讶过后又觉得不对,“可这女眷和玄甲卫又有什么关系?”
李达大笑,神秘地指了指皇宫所在,问:“除了那里面的,还有谁家用得起玄甲卫?”
“谁家?”王宣想了想还是有些茫然。
李达拍着他的肩,意味深长道:“临漳侯啊。”
王宣愣了下,这才恍然。对多数冀州人而言,临漳侯韩卿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甚至比天子都要亲近的多,毕竟是他一手打下了冀州基业,若是他,这一切都说得通了,因为玄甲本就是临漳侯私卫。
“可……可临漳侯不是三年前就死了吗?”王宣张目结舌。
“他死了,可是还有临漳侯夫人啊,听闻那位可是冀州有名的美人。”李达一脸神往。
对于他这个年纪的读书人,都是在临漳侯韩卿的传奇中长大的,韩郎君出身清贵,年少早慧,文能治国□□,武能安疆定国,实在是人人称羡的奇才,可惜天妒英才,三年前便亡故了。
“甄夫人三年前为夫婿送灵回乡,与冢边结庐三年,如今孝尽自然回乡了。”
几人正议论间,另有一个二十左右的轩朗男子纵马而来,身边是两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后边还跟了一串仆役。
李达指了指那个为首的男子,不无炫耀:“这是韩司空第四子韩休,听说上月才考过了通试。”
青年过来一见黑甲卫士仿佛也有些惊讶,连忙下马,向着那人一拱手。
旁人看得一头雾水,纷纷看向李达,等待这位见多识广的老人为他们解惑,李达心底叫苦,他也就知道一些无关大雅的八卦,哪里认识这些高门显贵,当下含糊道:“那位将军恐怕是临漳侯旧人,临漳侯毕竟是韩司空之弟,他府中旧人韩休必然要尊敬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