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叔侄密议(1 / 2)

“叔父之所以这样做,也是经过仔细掂量的。首先,杨大帅掌握兵权,王副帅只是参知军事,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扶秤杆不扶井绳,所以得以杨大帅为重;”

“第二,杨大帅此人心胸狭窄,得罪不得,王副帅咱虽然没接触过,但他做的事咱可听说过,为皇孙师父,敢打皇孙手板;在济南拿贪官人头开刀,活人无数;在泰安以五六人一举平定匪乱,不逃不避。这样一个人,为人忠义正直,不惧权贵,稍微得罪没有关系,他不会在背后给你下刀子。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王副帅是天下一等一的聪明人,叔父越是表现得不近人情,他就会越发怀疑,等叔父当了沈阳总兵,他就会明白的。这样一来,他心里必然不会怪罪叔父,只会怪罪杨大帅。”

“叔父,您这一说,侄儿才算真是明白了。刚才在酒宴上,侄儿可是担足了心呢。”杜文焕听杜松解说完,心中的疙瘩总算是全解开了,不禁十分佩服,心说:“姜还是老的辣啊。”

“呵呵,今天你做得很不错,他们对你的印象很好,尤其是高仲光,你算是交下他了。”杜松赞许地看着侄子说道。

“叔父,王大人对辽东的看法很有道理,而且他提醒的那些,侄儿觉得也是十足的好心。”杜文焕又换了一个话题。

“王副帅是好心,叔父当然知道。不过,在这场战事上叔父不赞成他的想法,他太稳。叔父觉得如果给建奴喘息之机,以后更难打,还不如趁其羽翼未丰,一举殄灭,一绝后患。当然,这场战事的胜败谁也不敢说,要按王副帅的说法,胜算很小。他是非常聪明之人,或许他能看到咱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我决定,信他一半。”杜松说道。

“如何信他一半?”杜文焕问道。

“等兵部军令下来,我一个前去沈阳,你呢,就留在山海关。这样,咱们爷俩可进可退。如果胜了,一切都好说,如果败了,咱爷们也不至于被一锅烩了。”杜松说道。

“叔父,瞧您说的,即使败了,难道还能危及性命不成?”杜文焕不以为然地说道。

“那可不敢说,要是小败,怎么也好说,如果是大败呢?叔父就算保住性命,以杨大帅的脾气,肯定会诿过于下属,叔父是什么下场可说不定了。”杜松说道。

“叔父如果有此顾虑,那侄儿怎么也得跟您去,凭咱爷俩的功夫,怎么也能杀一条血路出来。”杜文焕说道。

“焕儿,不行,你那样不保险。未算胜先虑败,如果真败了,你在后方弄不好还能捞点功劳,咱杜家以后就不会垮,如果咱爷俩让人家一锅烩了,咱杜家可就垮了。”杜松说道。

“那好,叔父,侄儿听您的安排。”杜文焕一想,叔父说的也是,也就不再说别的了。其实,他内心深处,还是不相信百战百胜的叔父会败。

“明日你给李公公支一千两银子,就说是你送的犒军的银子。另外,叔父败于腾骧左卫一个小卒的事,也要想办法传到辽阳去。”杜松最后嘱咐了杜文焕一句。

“侄儿明白。”杜文焕应道。

……

杜松怎么也想不到,他爷俩的对话,被王兴派来的黄浩听了个一清二楚。

既然看出杜松来意不善,王兴身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可不敢有丝毫大意,当然,杜松要谋害自己的可能性极小,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他早就让薛义探查一下杜松的真实想法,薛义说杜松没有恶意,败于洪林之后还喜气洋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