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黑衣宰相已然垂垂老矣,胡须全白,他就躺在摇椅上,看似昏昏欲睡,好像与外面身有疾病徐徐调养的老人家没什么不同。可是谢清和却提起了十二万分的小心,准备着应对可能到来的一切问题。
小沙弥为二人端上热茶之后,就退下了,禅房中只有二人:一坐、一站。
“戴纶昨日劝谏太孙,说军中校尉为了讨好殿下愈发没了体统规矩。”老少师徐徐开口:“连身官服都不穿,就堂而皇之的出入禁宫,实在不妥。又从服色讲到了尊卑上下,说到了游猎之事过于散漫,着实不合储君身份。那个没穿官服,从太孙宫离开的人就是你,对么?”
谢清和没想到姚广孝的开头居然是这个,更没想到的是,自己居然面见一次皇太孙就这么被扫到了风尾。他规规矩矩的行礼,而后语气颇有点自认倒霉的意思:“您说的正是,那人就是我,晚辈前日拜见太孙,出来的时候遇见了一位文官,只是不知道是谁。”
姚广孝没理他,自顾自道:“文人里很有一群人,读书读得坏了脑子,真的以为温良恭俭让、念着什么圣人之言就可以垂拱治天下了。呵呵,就同建文帝的爱卿黄子澄一般,愚蠢。”
谢清和弓着身,不明白太子少师与自己说这些干什么,说到底他谢清和都不算事正经的朝廷命官,和一个混江湖的说这些,不觉得无聊吗?
姚广孝坐起身,打量着谢清和:“你一定觉得,我老头子是昏聩了,才会与你这么个毛头小子说这些,是吧?”
谢清和的腰弯的更深了:“晚辈不敢!还请少师不要嫌我愚钝,求您不吝赐教。”
“咳咳哈哈哈,”道衍和尚咳嗦着笑了几声,声音如同风箱中传出来的,“说话也还算得体。我说嘛,毕竟是解缙解纶的侄子,纵然没有他那样的文采见识,家学渊源也不会很糟,坐罢。”
谢清和谢了坐,小心翼翼地坐在椅子边上,认真的听老人的话。
姚广孝问了问他的差事,现在是否有什么新线索,听完才道:“你的差事办得不错,人也算聪明,从前有江湖人也是替皇帝办这样的差事,却想借此作为跳板扩大势力,最后自己害死了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
谢清和道:“多赖前辈们的提携指点,江湖上也有友人相帮,晚辈才能略有建树。”
姚广孝不耐烦的挥手:“就不必说那些虚话了,月前我算了一卦,卦象上说‘濡其尾,吝’又说‘利于出行,宜入京师,师西北行’。之前我又与龙虎山天师书信一封,寻来找去,这卦象怕是应在了你的身上。叫你来,也不为别的,就为叮嘱你几句。”
“请少师训示。”
“陛下对那件事耿耿于怀,一直希望找到建文后人有个了断,这也没错。个人冤孽个人解,旁人哪里会有办法,可是如果那个什么万圣阁主真的就是建文帝后人,你待如何?”姚广孝浑浊的双目中突然精光四射,他又问了谢清和一遍:你待如何?
谢清和一愣,本能的想说自己会禀告胡濙并太孙,然后……可是他觉得姚广孝希望听到的并不是这个答案。
“我……”谢清和一瞬间想到了许多,不得不屈从皇帝让弟子为皇室服务干脏活的武当、原本为人所救应当高兴却因为私欲而不得解脱的方思明、原本喜庆的满月宴变成屠宰场的明月山庄,“我会直接杀了他!”
姚广孝拍着摇椅大笑:“孺子可教,虽然老朽觉得你没有想得那么深远,但是办法是对的。我要告诉你的就是,如果确认了就是朱文圭,杀了他!你自己动手,或者让武林中人动手,干脆的杀了他,不止是为了朝廷、哪怕是为了江湖也绝不留活口!”
谢清和有些明白姚广孝的意思了,万圣阁既然能得知皇帝行踪、也能在各大门派安插人手,倘若万圣阁主活着,不说他会不会乱咬。皇帝疑心之下,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要人头落地,性命不保。
“解家颠沛流离之苦,我猜你是知道的。”姚少师老迈的嗓音传来,“我年岁已老,这大明江山也是陛下的了,太孙又是个聪明人。老朽,已经没什么可操心的,只希望少死些人罢了。”
这就是当年只手搅弄风云,鼓动燕王起兵,可以说是一手将建文皇帝从皇位上拉下来的姚广孝—谢清和自幼就听过这位老人的传奇,如今当面一见,他强烈的感受到,黑衣宰相真的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