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因为这个艺术氛围浓郁的世界里大家看待事物的方式,与前世完全不同。
即使在普通人看来,艺术的创作者们普遍的也会更容易得到大家的关注,简单点说就是,大家对待艺术并不仅仅只是图一乐,多少都是懂些门道的。
更别说在娱乐公司这种专业的业内生态环境中了,词曲创作者的地位绝对公认是要远高于纯粹的歌手的。
要不然为什么业内每家公司都把这些词曲大佬们给当成大佛一样供着?
还不是因为如果没有一个牛逼的创作者来创作出好的歌曲,即使你有再好的演绎者,那也只能干瞪眼吗。
大家都清楚一件事儿,
本身林夕创作的这首《消愁》其实对嗓音的要求就不高,公司就算是不找蔚然来唱,而是换其他嗓音条件差不多的人来,也能在公司资源的推广下大火。
这也是为什么歌曲火了之后,行内人都更青睐词曲作者的原因。
当然,那些本身嗓音条件极为优秀或者极有特点的歌手除外,那种人都是各个公司手中的王牌、压箱底儿级别的角儿,还有就是那种既会创作,本身又唱得好的全能型人才。
这几类歌手的地位,已到高到可以跟那些大名鼎鼎的词曲大佬们并驾齐驱了。
而那些被奉为经典的传世之作,往往就是这种妖孽级的歌手跟那些牛逼的词曲大佬们一起合作完成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互相成就,二者缺一不可。
毕竟不得不承认,有些歌不是谁都能随便唱的。
举个例子,就好比随便上大街上拉一个人来,叫他唱《左手指月》,他能唱吗?唱不了,他没这个能力知道吧。
当然,也不是说歌曲演唱难度越高,歌曲就一定越好,那也有很多歌是人人都能唱的,这些歌也同样的优秀。
而这些靠的都是什么?靠的还是优秀的词曲作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