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这话,贾蓉好奇道:“你爹如何了?”
“虽说子不言父过,我父亲风流的名声你肯定也听过了,我母亲是个贤惠人,可那贤惠也是没办法,小时候为了这事我们家老太太还把我接到她身边。我当时就想,我若要嫁人,必然要嫁个一心一意对我好的,现在看看我爹,我只希望你别和他似的,好歹房内清静些。”她说这话竟有几分厌世之意。
自己的婚事她无法选择,毕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又不是原配,身份更加低了一些,还不如嫁个真心实意为她好的,穷也穷些罢了。
她一幅选错了人的表情,让贾蓉气闷,他不是还没怎么着吗?谁不是这样有房里人的,难不成这胡氏又是一个凤姑娘不成。
昭琴多说了几句,又觉得自己交浅言深,便笑了一下:“那咱们过去请安吧。”
贾蓉跟在她后面走,又见昭琴顿了一下脚步,她从梳妆匣子里拿出一对五彩孔雀玉,绿萝“哎”了一下,昭琴却还是送了一个给他。
还解释道:“这是我们家老太太的遗物,指明了送给我的,我十三岁那年和家里的下人去看戏,发生了火灾,漫天的大火,我周围的人不是被踩踏而死就是被火熏死了,我却安然无恙。我想必定是祖母在天之灵保佑我,这对五彩孔雀玉是她老人家的稀罕之物,如今我送一只给你,望你也能逢凶化吉。”
看的出来这确实是一对稀世珍宝,胡家这样的人家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家庭,但也算三代做官,胡昭琴的祖母还曾经是尚书夫人,手里的东西自然都是极好的。
贾蓉非常善于察言观色,他看的出来,胡氏的贴身丫头是十分不赞同的,而她还是给了自己,贾蓉郑重的放进荷包里。
又说尤氏并贾珍在花厅已经等着了,见新妇来了,尤氏是一贯的和气。她也没个儿子,继室身份,十分尴尬,她脾性也好,对新媳妇本能的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贾珍看了昭琴几眼,面上做正人君子的模样,心底却有几分悸动。
但这胡氏却连头都不抬,一味的死板,让人觉得无趣。
又昭琴这边奉上针线给尤氏,尤氏看着密密的针脚,不禁夸道:“难为你这样的仔细,女红做的这样好。”
“您谬赞了。”说完后又做腼腆状。
听长辈们说了些什么白头偕老的话后,尤氏带着夫妻俩给荣府的老太君请安。尤氏没有儿女,本来对前边的秦氏很好的,没想到秦氏出了那样的事,让尤氏伤心极了,现如今昭琴来了,她心里也自然是欢喜的,却不敢和以前一样付出真心了。
倒是昭琴识趣,见尤氏人看着挺好的,也亲近了几分,路上见着门槛台阶都亲自去扶她,仿佛伺候亲娘一样。
宁府统共算上昭琴在内,也才五个主子,还有个太爷在道馆里。荣府却是济济一堂,老太君史氏生了二子,贾赦和贾政,其中二人又分别有子女。
只女眷在内就济济一堂,尤氏笑道:“我带蓉儿和蓉儿媳妇过来给您请安了。”
贾母鬓发全白,人是个极慈爱的模样,赏了她好些礼品,又笑呵呵的道:“蓉儿媳妇倒是生的这样的好模样。”
座下又有两位中年妇人,尤氏介绍道:“这是你两位叔祖母。”
再有一年轻妇人站在大太太身后,衣着华丽,一双吊梢眼,似笑非笑的模样,她旁边又有一年轻妇人却是着青色衣裳,年纪轻轻未免死气沉沉。
尤氏见着前一位了,竟然十分熟的样子,还打趣了几句,才道:“这是你琏二婶子。”再说旁边那位年轻妇人:“这是你先珠大婶子。”
这几人又分别有新婚之礼给新妇,如此,贾蓉方出去了。又有贾府的姑娘们来了,除去大姑娘进宫后,还有二姑娘迎春、三姑娘探春、四姑娘惜春。因惜春是宁国府的,原本她还以为会亲近些,没曾想惜春却是一幅冷淡的样子,还不比三姑娘探春。
再说薛姨妈家的宝姑娘,还有贾母的外孙女林姑娘,这二位比贾家的姑娘们还要出色几分。
昭琴记性不错,对各处针线玩意都奉上了,又等尤氏和她们说笑几句,才带着她回宁国公府。
婆媳二人一并坐轿回去,尤氏便道:“三日回门之礼我也都准备好了,你和蓉儿到时候找赖升家的便是。”
昭琴笑答是,又问尤氏:“怎么我瞧这琏二婶子和大太太不甚亲近,反而事事都与二太太报,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