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谁都没有想到,就是刘玉良教授前几天那篇刚刚发表的论文,引起了国际化学界科研人员与企业的注意。
徳国巴斯夫和拜耳化学都在TPU上有巨额投入,他们的TPU技术也相当厉害,获得过许多专利。
看到刘玉良发表的论文,巴斯夫公司的科研人员陷入沉思。
巴斯夫徳国总部,技术部的副总监拿着《JAC》,看着来自华夏的论文,叫来自己手下的TPU工程负责人。
副总监将杂志递过去:“这篇论文使用的技术,是不是我们已经淘汰掉的?”
负责人仔细看,注意到有几个合成方法,以及标志性的触媒和催化剂。
负责人说道:“是的,应该是我们去年淘汰的方案,这个方法的TPU产量效率很低,而且工业排放不符合欧盟要求,TPU发泡颗粒的质量不稳定。”
副总监:“但我们获得了专利,对不对?”
“没错,我们全都注册过。”
“很好,你整理一下,将资料全部发给阿迪达斯,让他们来处理。”
巴斯夫这边很快就整理出来完整的技术资料,包括各种专利文件,以及巴斯夫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影印件。
这是一个完整的证据,足以证明这个叫做“高压反应釜激光切割术”的TPU生产方法,是巴斯夫公司的专利技术。
9月15日,杨磊还在忙碌明星粉丝见面会的时候,阿迪达斯方面收到了巴斯夫传来的完整资料。
阿迪达斯的研发部门也非常厉害,他们一年也有上十亿美元的研发投入。
关于鞋底材料,他们目前最稳定,最成熟的产品,也是最贵的材料技术,叫formotion。
这个系列的鞋子不可否认,它拥有市面上所有运动鞋里最好的抓地性和控制力,尤其是急停和转向。
但它的价格贵啊,成本太高。
所以阿迪达斯在2004-2010年,研发出一个比普通EVA材料略微好一点的adiPRENE,后期升级版叫adiPRENE+。
说白了,就是最低端的减震橡胶,脚感勉强还行,穿多了之后,就和杨磊的A方案TPU一样,减震效率会降低,变成失去弹性的死鞋子。
阿迪达斯的新材料打不赢耐克的气垫,一直在当万年老二,心里肯定不服气。
所以在2009年,阿迪达斯得知巴斯夫和拜耳都在研究TPU的发泡颗粒,非常感兴趣,花巨资投入研发。
在2010年的今天,巴斯夫那边的TPU技术还是个不太成熟的未完成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Boost,但即便是这样,巴斯夫生产的TPU发泡颗粒的性能也远远强于阿迪达斯自己的adiPRENE。
这个是大背景。
问题就来了。
阿迪达斯购买了巴斯夫的不成熟技术,取名叫Bounce技术,这个是低配版的Boost。
杨磊使用的,是圃田系鞋厂的被淘汰技术,简称A方案,本质上也是低配版本的Boost。
两边是几乎完全一样的东西,技术大同小异。
而巴斯夫申请了专利,杨磊没有申请,王传喜和刘玉良两人,分别在杨磊的生产中获得启发,各自发表了论文。
巴斯夫这还会同意?
阿迪达斯出了上亿美元的真金白银,能让杨磊给免费拿到?
杨磊为什么不申请专利呢,因为A技术他本来就没准备用,随时打算淘汰的。
当时和朱麟两人争斗起来,他很不愿意去争。
侥幸获胜后,还飞快的把10万双鞋子给处理了,就是不想让这个技术的鞋子流出去,引起阿迪达斯的注意。
后来打完了,他正好筹备化工厂,准备建好后用B技术来生产TPU。
可还没等化工厂建好,徐诗薇帮他拉来一个亚运会的超级大单,还有国家队这些赞助,他根本无法停产。
再加上,复旦大学两位牛人提供技术支持,A方案竟然真的突破了,不仅仅是TPU的发泡方法,还有赵院士的催化剂,都是对A方案量身定做的突破!
一个被淘汰的废物技术,在华夏专家的研究下,竟然突破了,这让杨磊打消了取缔的想法,继续生产起来。
在拿到巴斯夫的资料后,阿迪达斯总部非常重视,连忙通知华夏公司进行调查。
华夏公司位于苏洲工业园区,距离上沪非常近。
同为运动产品企业,阿迪达斯对X-Sports非常了解。
一看总部发来的技术资料,他们顿时乐了,连忙将这一年搜集到的资料全部发回去,甚至让一位前往徳国公办的同事,将几双X-Sports运动鞋带回总部。
阿迪达斯总部的效率非常高,在确定TPU材料与巴斯夫提供的材料配方几乎一致后,什么都别说了。
等着律师含吧。
阿迪达斯怕过谁?
全世界被它和耐克怼过的运动企业,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