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知其中利害关系的俞鸿亮,给了陈望中一个略显轻松的表情:“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至少目前不会有问题。彼此需要,双赢。”
时间已经是九月下旬,刚在家里陪着父母过完中秋节,陈望中去了东阳县。
这一个月以来,他两边跑,忙着水泥厂的事情,有时间回家转一圈,陪二老说说话,在家里待几天。
砖窑的事情已经进入正轨,有韩凯照应着陈望中也不需要额外担心。之前的判断一一应验,红砖的需求显著上升,这一个月就有了一万块的净利润。
不多,但在林关镇这个万元户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足够让一大票出门打工,或者在镇上做点小生意的人眼红的满眼血丝。
这还仅仅只是开始,谁都知道以砖窑的规模和产量,未来每个月赚的钱会几何级数的上升。
多少人在暗中感叹,陈家那个小子啊,比他爸那个教了一辈子书的书呆子强多了。
水泥厂这边的事情按部就班的进行,又招了几十个熟练的工人,不熟练的加以培训也能上岗。
俞鸿亮凭借着当年的关系,四处找经销商谈合同,铺渠道。政府那边税收上的优惠蚊子腿再小也是肉,陈望中也希望不要寄生在不会带来根本变化的政府这艘大船上,凡事还是靠自己。
县里边的领导已经明确告诉他们,为了支持水泥厂,县里的投资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优先使用清泉水泥厂的产品。
算不上雪中送炭,但也帮了他们不小的忙,水泥灰初期的订单已经没有问题了。
二十号那天一大早,整个水泥厂焕然一新,新建的广场上,几百人整齐划一的站在一起。
陈望中俞鸿亮,以及刘主任陪同的几个县里的领导,一溜烟的站在最前边。
那个不到五十岁中年男人,是县里主管经济的领导,站在所有人前边,讲了一段开场白:“同志们啊,不容易。清泉水泥厂是东阳县曾经的骄傲,却在后来几经沉浮,频临倒闭。我们也想过办法,奈何市场化的浪潮下,老一套不管用啊。在今天这个经济发展放在第一要务的大背景下,政府不得不放手盘活民营经济。东阳县的人民从不缺少敢干,敢想,敢为天下先的牛人。我们是商鞅封地,商於古道所在地,四皓隐居之处,人文底蕴深厚。陈望中这个年轻人,我了解不多。但他敢拿下水泥厂,投资几百万,这个魄力值得我们学习。我代表县里,在这里郑重承诺,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力保障清泉水泥厂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上百个工人使劲拍着手掌,并不仅仅只是敷衍的当成一种不得不进行的仪式。多少年了,清泉水泥厂复活了,不仅复活了还有了今天这般规模和光明的未来。谁不想过好日子?那些为清泉水泥厂奉献几十年的工人打心里高兴,而那些新进来的工人,也愿意在一个充满朝气,有着无限可能的厂子里挥洒汗水,兢兢业业闯出一片天地。
一声声已经很多年不曾在清泉水泥厂听到的欢呼声,响彻整个东阳县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