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章 叛徒(2 / 2)

日本小说家 半蓝 2386 字 2018-10-27

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并非富贵之家。其父索佛洛尼斯科厮(Sophroniscus)是雕刻匠,母亲费纳瑞特(Phaenarete)是助产妇。

他有着狮子鼻,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矮小的身体,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

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

可就是这么一个千古牛人,家里的老婆竟然长相丑陋,毫无礼节,而且脾气火爆,是当时出了名的悍妇。

文学和哲学虽说被划分成了两个类别,但是相互之间又具备关联性和相通。全世界没有一个真正的小说家不去反反复复地研读哲学书籍的。

要不然,也就启迪不了智慧,引领去思考,写出深邃的东西。当然,哲学这一个东西对于普通而言,简直就是无用,甚至是被视作装逼。

可是,在上层阶级当中,没有从小不被专人教导哲学的。哪怕像中国这种没有成体系的古代哲学,也会请专人到家教授自己的孩子有关儒家的四书五经。

就算不是用来考科举,那都是为了能够让孩子从中受益终生,开启智慧之门。从某种意义上面来讲,就是他们视作自己是人,不是猴子,用来区别人和猴子之间的最大区别,精神上面的东西。

人最宝贵的就是会思考。不思考的人,和猴子又有何区别?即便思考再痛苦,也对于人来说是充满了乐趣所在。

莫有为受益终生,并特别推崇的是来自儒家荀子的《荀子第二十三?性恶》。他的思想上面也更多倾向于荀子的学说思想。

在他看来,既有逻辑,不像孟子信口雌黄;又有论证,不像孟子胡搅蛮缠。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你还有两个问题?”莫有为见两人的午餐吃到一半,于是就想起了自己和她打的赌道。

“你不要转移话题。”藤江奈绪对于问不问那两个问题,早已经是没了兴趣。别说请他吃这样一顿饭,哪怕是一万顿饭,也无所谓。

她当下最大的兴趣是想要知道他的底细。哪怕其中没有任何的功利,也打消不了她的好奇心在作祟。

“好吧,我承认了。我父亲生意失败,破产,致使家道中落。在过去,我的的确确地过了不少好日子。

正如你觉得我有不一样的地方。现如今,我是真穷。若是你还不相信我说得话,可以莅临寒舍去亲眼看一看。”莫有为不得不现编排出来一个让对方会相信的个人经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