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国有多大?
——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
——那这九百六十多万公里上有多少个城市?多少个乡镇?多少个村庄?
——不知道。
——不知道也没关系, 那你知道有很多村庄都有同一个名字吗?
——什么?
——“光棍村”。
“噗嗤”!看到书里的这段对话, 年轻的女孩笑出了声。别说现在大龄未婚的男男女女被称为“剩男剩女”了,要是条件再好点的男士, “黄金单身汉”,“钻石王老五”, “单身贵族”,这些修饰美好的名词还会令许多初出茅庐的女孩趋之若鹜。至于“光棍”,这样的名词像是上世纪□□十年代的遗留品, 在汉语词典里蒙着尘。
那一天,还肆意微笑的年轻女孩绝不会想到, 她的噩梦就是从这个在汉语词典里蒙着尘的名词开始。
瓦坎村。瓦坎村的男人一生中只有两件大事, 一是砍树种地, 二是传宗接代。
第一件事简单, 砍树种地只要不缺气力,整个玉梅山的树木土地都随他们砍伐开采。但第二件事就麻烦了。传宗接代不是一个人的事————得有女人。
没错,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让瓦坎村成了一个典型的光棍村。要有女人, 只能靠外来引进。
他跟踪那个年轻女孩很久了。他藏着树后、藏在草丛, 藏在一张麻木老实的脸下。唯一掩藏不住的, 是那双浑浊贪恋的眼睛。
那双眼睛越过重重叠叠的树叶, 越过光影绰绰的遮挡,带着贪婪的炽热, 纹丝不动地盯着女孩移动的步伐。
女孩纤细白嫩的双腿犹如象牙雕琢的筷子, 摇曳的腰肢仿佛被风吹动的枝丫, 她面庞娇嫩青涩,展露着微笑,照进了打了四十多年光棍的心,宛若救赎的阳光。
“就她了。”他在心底默默对自己说道。
于是就在那一天,瓦坎村少了一个光棍,父母少了一个女儿,女孩成为了女人。
男人也有媳妇了!
他绑着她回村的时候,实实在在风光了一把。每个人都来看他的新媳妇,打听是谁手上买的,最后每个人都不忘说上一句你小子艳福不浅!
他知道这是夸新媳妇长得漂亮哩!但要是他们知道她不是卖来的,而是上天赐给自己的,会不会更加眼红?不过他才不会告诉他们这些,她就是买来的,高价买来的。
没花钱讨到的媳妇,让他觉得这与众不同。
于是他不和村里的其他男人一样。他对她好。为她买新衣服,替她梳头,舍不得让她下地干活。整个瓦坎村,再也找不出一个比他对自己女人更好的男人了。
但是和瓦坎村所有的男人一样,他也怕她跑,他也锁住她,他想和她一辈子。那就生个孩子吧,他想,村里的其他女人不都是这么被留下的吗?
可他还没说出口就遭到了声嘶力竭的反抗、拒绝。她哭泣地蜷缩在墙角,浑身发抖,犹如一只绝望的羊羔,却绝不屈服。
可是,他们要在一起一辈子,没个孩子怎么行呢?甚至,他都打算告诉她,就算生个女儿也没关系,这是多大的决心啊!
所有的不道德都在为道德找借口。他喜欢她,所以就可以强迫她;他对她好,所以就可以留下她。
直到一次次的反抗消磨掉这份畸形虚伪的喜欢,村里人的闲言碎语激化了身为男人的自尊心。付出得不到回报,令他开始觉得这个成天被锁在家里的女人其实也没什么稀罕,反而不识好歹,于是他开始打她。只有在武力的强势下他才错觉自己征服了她。
假设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那么反抗到底会是人们希望看到的结局,因为惨烈而不失尊严;可如果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那么精神崩溃是最好的归宿,因为痴傻而不知伤害。当然,还有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选择,叫做“认命”。
只是委曲求全并不能带来过多的改善。最可怕的是,尝到过甜头的男人,已经开始厌恶起女人因为营养不良而干瘪瘦削的身体,因为鞭打太多而伤痕累累的肌肤,以及生下的没生下的和死了的“赔钱货”。
可最最重要的是,他蠢蠢欲动的心,又盯上了更为年轻鲜活的女孩。
和同村的男人不一样,他不用通过人.贩子,不用花一分一毛钱就能得到女人。因为他就是个人.贩子。只不过这次,他多了个帮手。
也许是为了一顿饱饭,也许是为了不再挨打,也许仅仅为了见见阳光……又或许,是一种不知什么时候形成的屈从心理和报复心理。她成了他诱拐女孩的绝佳武器。
浑身□□,遍体鳞伤。这样的视觉冲击很容易让人看了心惊,继而问出一句“发生了什么事”。救我!慌张气短的呼救更是让人一瞬间就确定面前这个朝自己求救的人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危险。而对方女性的身份,无形之中又降低了人们对她的警惕心……
这样一次又一次,要不是接二连三的少女失踪案引起了警察的注意,那么同样的悲剧会接连上演,不带停歇。
冷却期的日子,男人兴许是怕了。女人却不知不觉入了魔。
她早已不会想着逃跑,不会因为肚子搞大而绝望,更不会因为男人的拳□□加而感到害怕。她成天碎碎念念说着胡话,偶尔歇斯底里像个疯子。她妄想从那些女孩身上找回自己,又亲手将自己送往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