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黄土生金(2 / 2)

折枝花满衣 静囍 3692 字 2018-07-30

笑笑还欲说什么,便见专门监管学集的陆先生走过来道:“摊主理好帐后去学籍室报账核对。”

每位学生买完东西之后都要去学集室报账,将自己今日所买的货品与价钱如实上报。每位摊主卖完东西之后,也要去学集室进行报账核对,这样才能够准确无误,也杜绝了有些摊主为了获得优异的学集成绩而弄虚作假。

于是瑞彩和西子伸着懒腰先回家去了,而笑笑则跟着先生去学集室。

“先生 ,这两千多两的现银,咱们两个实在是扛不动,不如再找几个人过来帮忙吧。”笑笑指了指那两大口袋银子,两千多两,合下来就是二百多斤啊!

先生淡淡一笑:“一会儿让他们推一辆购物车过来装银子。”

是今天卖货太多幻听了还是怎的,购物车?先生刚才说购物车?

“你的购物车确实好用,咱们学里也买了一辆,预订了五辆。”先生笑道。

……

到了学集室才想起来,按照学集规定,摊主所得利润是要与女学三七开的,也就是说,校方会扣除利润的30%——不愧是商学,真是做得一手好生意。

负责算账的老先生看到八千多两的惊人数字,有些不敢相信,颤抖着山羊胡道:“这、这是今日学集所得?”

另有负责核对的一位女先生道:“已经从几百位买家口中证实,也已经将所有银子核对清楚了,若加上订金的话,的确是8485两。”

学集室的几位先生,外加两位前来报账的学生摊主,都不禁打量起眼前的小姑娘来——个子虽高,但面孔难掩青涩,梳着的百合髻已经略微凌乱,脸上也显现出疲惫之色,只那一对眼睛,格外有神采,如寒星般熠熠生辉。

那位女先生道:“上一次出现如此惊人的学集成绩,还是那沈英白当年创下的吧?”

另一位先生也记忆犹新:“可不是么,那是他第一次把玻璃带到学集来,就在群英书院的龙章大道,盖了一座透明的玻璃房子,那一回啊,把所有人都看呆了。”

一位在场的摊主学生好奇问道:“当年沈英白卖了多少银子?”

女先生回忆道:“他当日并没有收现银,那玻璃也不易运输,所收的都是订金。”

笑笑听闻此言,不觉慨叹,这沈英白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订金所得是不与校方分成的,也就是说,沈英白那一日不仅成功宣传了自家的新产品,还把所有订金装进了自己的腰包,学校没有捞到一分钱。

另一位先生道:“隐约记得他那日所收现金也有八千多两。”

“具体是八千多少?可有这位学妹卖的多?!”这个摊主学生也是个好事的,非要追问沈英白的学集成绩。

笑笑虽然面上淡然,但心里也是很想知道答案的。

笑笑很明白,购物车的发明自然不及玻璃伟大,放到现代也是一样,家家户户都必须要装玻璃的,但那行李箱之类的东西却并远远不如玻璃普及,只有用得着的人才会去买。

自己今日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选对了卖场——开设学生买卖的商学院,是一个购物车与拉杆行李箱的集中需求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要面对摆摊运货,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运货车辆’的需求者。作为商界后代,这里每一个人差不多都出身于商业世家,因此,每一个人的亲戚朋友也都是自己的潜在客户。

因地制宜,黄土生金。

只不知,那沈英白的成绩究竟如何。

留着山羊胡的老先生停下了打算盘的手,眯着眼睛陷入沉思:“老夫若未记错,当年沈学子所收的玻璃订金是八千二百余两。”

在场诸位的惊讶对象由唐瑛园和沈英白转向了老先生,八千二百余两,这么多年过去居然还记得?沈英白做学生的时候,距今没有十年也有八年了吧?!

那位女先生已经从书柜里翻出了昔年的学集记录,似乎沈英白的那一页很容易找,还特意夹着一张红纸:“朱先生您没记错,八年前,沈英白在学集上预售大块坚固琉璃,收到定金八千二百五十七两!”

嚯,这位朱老先生的记忆力可真够强的!

嚯,这下子,唐笑笑超过沈英白了?!

一个才上三学年的小姑娘,超过了商界奇才沈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