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门外。
以范复粹、陈新甲、李日宣、张四知、侯恂等一干阁臣为首的重臣们,全都面色耐心的站立在城门口,目光时不时的望向远处的官道。
他们奉了皇上圣谕,前来迎接领兵抵达京师的永昌伯。
对于崇祯皇帝如此的安排,在场的所有人都有着各自的想法。
例如内阁首辅范复粹,他的心中就显得有些不大平静,甚至是有些嫉妒。想他好歹也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首,如今却是要前来迎接一名带兵的武将。
尽管这名武将是被皇上器重的将军,又是被赐封为永昌伯,但依旧掩盖不了武将的出身。
在大明的官场之上,武将通常是被文官们瞧不起的。
就算是一名总兵,七品的知县也敢指着鼻子骂。
长久以来延续下来的习惯,使得文官们总觉得比武将高人一等。
可范复粹没有看明白,在如今这个动荡的时代,武将才是他们的护身符,武将才是他们安稳生活的保障。
若是不尽量的拉拢武将,使得武将听从自己的命令,那文官们如何能在这乱世中活下去。
但范复粹依旧沉浸在文官治理天下的时代,看不清时代的变迁。
不得不说,这范复粹可谓是迂腐至极。
再例如说说兵部尚书陈新甲,他就是奔着自己的目的性去的。崇祯皇帝命他们前来迎接永昌伯,陈新甲是非常高兴的前来。
因为这次松锦之战的背后指挥者,就是他陈新甲。
为了打赢这场国战,陈新甲可谓是耗费无数心血与精力,四处筹集粮草与调集兵力,并实时指导着松锦之战的进程方向。
而作为入援辽东的永昌伯,陈新甲自然是要极力的拉拢,希望永昌伯能听从他这个兵部尚书的命令。
而且,永昌伯麾下的这支兵马,可以说是大明的第一强军也不足为过。
若是能得到永昌伯的支持,那陈新甲就能更进一步的干涉并指挥松锦之战的战斗。
一旦松锦之战在他陈新甲的指挥下大胜,那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位置,还会离他远了吗。
届时,他陈新甲可就能流传芳史,记录在这汗青之上了。
除了范复粹与陈新甲不同心思外,户部尚书侯恂则是一脸的苦色。
如今大明的户部,哪里还有什么钱粮拿的出来,库房里早已是老鼠进来都要含泪走出去的那种。
为了筹集辽东十数万大军所需的粮草,侯旭可谓是想尽了一切办法,甚至都开始提前催收下一年的粮税。
但是,这些粮草依旧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十数万大军的所需。
其实,侯旭也看的明白,大明中真正的富裕者,都是那些官绅富豪。
可是,那些官身富豪却不用缴纳半点赋税,反而还要朝廷发放俸禄,吸食着朝廷的血肉。
当侯旭想尽一切办法的筹集粮草时,永昌伯也率领着兵马入援辽东,这又直接增加了粮草的消耗,使得侯旭头疼不已,苦涩无奈。
至于其他阁臣的内心想法,则不一一表述,反正对于永昌伯的领军到来,一干阁臣皆是不同态度。
有欢喜,有嫉妒,有看热闹,还有事不关己的。
......
下午申时末,远处的官道之上突然扬起灰蒙蒙一片的尘土,马蹄声也轰隆隆的响起。
“是永昌伯,是永昌伯的兵马来了!”
“骑兵!好多的骑兵!”
“永昌伯来了!永昌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