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皇帝真正看重的(2 / 2)

兴帝在意的是冷锋在洪山庄外面搞出来的那些农业种植,以及在洪山庄内部制造的那些商品的方法。

授人以鱼,永远不如授人以渔。

站在兴帝的角度来看,作为一国之君,和百姓争利,的确有些上不得台面。

这也是他在明知杨家那些人准备夺取冷家产业的时候,他依然稳坐钓鱼台的原因。

除了是对冷锋所展露出的利润比不太感兴趣之外,就是因为他的目标始终不是洪山庄那些产业。

他要的是冷锋这个人,如果冷锋能够为他所用,那么完全能够复制洪山庄的一切。不仅仅包括洪山庄的那些产业,也同样还有冷锋此人的能力。

杨家所看中的是冷锋产业的利润,以及到手之后,在他们的经营之下,所能够达到的规模。

关于这一点,兴帝自然也能看出来。

而且还有一点是杨家所忽略的,就是冷锋在他的那些土地上所种植的作物。以杨家那些探查情报人员的眼力,根本就是对这些东西直接忽视了。

在他们看来,这些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庄稼,还能够长出金子来不成!

但是朝廷的情报人员,特别是六扇门的那些探子,他们可是很专业的。很快就发现了冷锋的那些土地上所生长的出来的庄稼,有很大一部分与小常见的庄稼不同。

而且冷锋所采用的种植方式,也和传统的不太一样。

就拿南方常见水稻来说,冷锋在洪山庄外的田地中也有种植。水稻已经在南方种植多年,主要原因就是南方气候和水源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

但是这个时代水稻种植模式存在以下一些局限性,首先就是产量较低,由于品种和种植技术的限制,单位面积的产量通常不高。

其他影响水稻大面积种植的就是劳动强度大,几乎完全依赖人力进行各项操作,个人的蒙古效率不高。

还有缺乏精准管理,在施肥、灌溉等方面难以做到精确控制,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再加上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后期的管理等。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相对落后的模式不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快速推广先进的种植经验和技术。

但是冷锋让人种植的水稻却和其他地方不同,上面的一些因素已经被冷锋改良了。

不得不说,朝廷之中还是有能人的,他们从那些田地中水稻的生长状况,就已经看到了一些问题。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朝廷都有人在偷偷观察这些水稻的种植模式。

冷锋对于有人窥探水稻种植的行为并没加以防范,毕竟这种东西又不是什么高科技,谁愿意学都可以。

最关键的还是在洪山庄内部的那些科学试验田,水稻的良种和一些肥料以及防治病虫害的药物,是其他人学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