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不该来长安(2 / 2)

说罢,请了叶老太爷留步,告辞而去。

建王离开后,叶老太爷这才松下一口气,他一直提心吊胆,生怕孙女做出一发不可收拾的事出来。

孙女的虎性叶老太爷是一清二楚,闻听到建王殿下突然到府上来时,叶老太爷差点没被一口老痰咯住。

情急之下,叶老太爷不得不豪赌一把,才说出不阻拦孙女的话。

建王安安全全离开他“叶府”后,叶老太爷才后怕不已,不觉已经是一身冷汗淋漓,差点虚脱。

不管是有天大的理,天大的委屈,只要和皇家耗上,下场是可想而知的悲催,不然史上就没有那么多被满门抄斩的冤屈惨案。

何况,叶家根本就没有想过要为这件委屈的事,向皇家讨一个说法。

而叶秋影在一声狮吼后,虎威的她,清泪簌簌滚落,差点惊天嚎啕。

她后悔至极,不该来长安。

后悔妄然。

…………

“甘露殿”。

李源翻阅秦公公从“内侍省”带回的宗卷,每一个字都勾起他已经淡忘的记忆。

小晨儿粉嘟嘟的脸蛋,黑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一闪,是那样的可爱,是那样的灵动精灵。

特别是在小晨儿牙牙认字读书时,更是让人疼爱至极。

“晨儿!”

李源失神轻念一声。

秦公公形同空气一般,静候在李源的身后。

李源陷入回忆中,继续自言自语。

“晨儿已经长大了,也应该当婚了,或者已经有了更可爱聪明绝顶的小小晨儿。”

李源放下宗卷,仰头道:“父皇欠晨儿太多了。”

秦公公闻言,知道皇上愧疚,要补偿六皇子殿下了。

果然,李源不紧不慢道:“你说说,朕要如何补偿晨儿和他的母妃?”

秦公公回道:“老奴愚钝,也不懂得这些,说不出来,还请皇上恕罪。”

“老奸巨猾的东西。”

李源不满的瞟一眼秦公公。

秦公公咧嘴笑道:“老奴不是老奸巨猾,是老奴从来遇上过这样的事,皇上就不要为难老奴了。”

“对牛弹琴。”

李源摆摆手。

…………

皇宫偏僻破旧的小殿里。

李晨终于清楚了原主果真不是天生的痴傻,是掉入枯井被救上后变痴傻的。

是原主自己失足掉下枯井,还是被人有意推下枯井,只因原主痴傻得太久,儿时的记忆已经全部丢失。

李晨可以肯定的是,当年如此被父皇和母妃宠爱的原主,绝不可能一个人脱离众人的视线前往偏僻的枯井处。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些人是逃不过的。”李晨不削道。

顺妃已经完全接受儿子神智的恢复是拜神灵所赐,但是当儿子说出这话时,顺妃还是无奈道:“晨儿,这事已经过去了十三年,就是当年你父皇,你父皇也没有查出结果来。”

李晨道:“母妃,相信孩儿,不仅仅是当年的事,就是这次发生的事,孩儿定会查它一个水落石出。”

顺妃见儿子说得坚定,既欣慰又担忧,道:“晨儿,身在皇家,有的事即使明摆着知道是何人所为,许多时候,许多时候你就是无能为力把这些人怎么样。”

权力不在手,明知谁是凶手,也无能为力把凶手怎么样。

李晨道:“母妃,既然他们做得了初一,就怪不得我做不了十五。”

说到这,李晨拉住母妃的手,道:“孩儿只要像过去一样痴傻,就是最好的掩护。”

顺妃虽不愿儿子再过痴傻的生活,但是又别无选择。

儿子痴傻可以留在皇宫里,至少可保生命无忧。

一旦儿子神智恢复,就是别人忌惮的心腹大患。

对于心腹大患,唯有致其一死,才能让人安心。

而且神智恢复后,就要离开皇宫,这对于一个没有任何人脉的皇子来说,生存是可想而知的艰难。

…………

子时。

一道人影无声无息如鬼魅一般出现在顺妃的小殿院中,早就等候的小红低唤了一声“爷爷”。

来者正是如约而至的秦公公。

秦公公微一点头,身影闪移,来到六皇子殿下的厢房前,小红开门请进爷爷,自己留在门外守护。

顺妃母子俩正等着。

李晨没有装傻,必定秦公公知道他神智已经恢复。

秦公公进屋见过了顺妃娘娘和六皇子殿下。

顺妃请秦公公坐,秦公公略微躬身,道:“谢娘娘赐座,老奴立着惯了。”

秦公公一进门就见到六皇子殿下不同寻常的眼神,就不由惊愕了。

六皇子殿下的眼神暗蕴着一股不怒自威和令人不寒而栗的杀气,这种杀气不是匹夫之勇的杀气,而是谋略深邃的杀气,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更是强装不出。

更让秦公公惊异的是,六皇子殿下是刚刚恢复神智。

李晨从秦公公进门就看出他的惊异,李晨丝毫没有掩饰,只是看着秦公公。

秦公公道:“小红自幼失去双亲,老奴就秘密收养了她,并传授她武功……”

秦公公说的和小红一样。

李晨知道秦公公此来绝非只是说这些话。

果然,秦公公缓声道:“当年六皇子殿下被救起后,所有御医都诊断出,六皇子殿下脑部受了重伤,即便是皇上下了旨,要太医院把六皇子殿下医治好,否则对太医们杀无赦,但太医们对能否医治好六皇子殿下都不敢轻言。”

顺妃很清楚这事,皇上当年确实有这个念头。

“当年,太医们先让六皇子殿下苏醒过来,才是头等大事,否则也是被杀无赦。”

“六皇子殿下在太医们不分昼夜的医治下,总算是苏醒过来了,但脑部的伤却让六皇子殿下神智不明了。”

“皇上虽然并未对太医们杀无赦,但皇上的旨意还是如同利刃,悬在太医们的头上,太医们仍然惶惶不可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