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平虏将军府上下就一直在为入关忙活着。因为朝廷严旨只能领兵两万入关,而且要走水路,所以除了需要挑选精锐外,还需要筹备运输兵员的船只,尤其是考虑到流寇擅长流窜作战,所以需要抽调骑兵。最快~手机端:
船、人、钱、粮……总之,所有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不过尽管如此,短期内入关也不现实,毕竟,不说其它,单就是六七千匹战马的运输就需要颇费些时日。而且还需要筹备在江河上航行的船只,这些都需要时间。
总之一句话,时间!
军队的调动需要时间,物资的筹备同样也需要时间。
崇祯十六年,十一月十六,这天上午,天空依然飘着雪,在大连港,数十艘战舰泊满了整个海湾,数千名身着胸甲的官兵正在列队上船。在官兵们上船时,府中的官员都齐聚于此,今天是大将军出征的日子,尽管此时部队的主力还尚未开拔。
“往后辽东这边就仰仗诸位了!”
言罢,朱国强却又指着站在身边,不过只有三岁的朱和域叹息道
“吾子尚幼,月前从济南来辽,在路上得了风寒不适,且交给你等替我照拂几天。”
说话时,看着小大人模样的儿子,朱国强的心头不禁一热,尽管现在他已有了六个儿子,可朱和域却是他的长子,这几年他一直在济南。所以只和他见过的几面,月前静芸才让三弟李成昆把他带到了大连。
其中原因不问自明。
家主出征,以长子镇守。
而李静芸却只能留在济南,毕竟山东同样也是他的根本所在。她要在那里替他看着家。
对此了然于胸的陈长庚,立即下拜顿首,声音哽咽道。
“臣下当不负世子爷之托!一定会照拂好小世子。”
喂喂你这是干什么?
只是以防万一,别搞得我像临终托孤一样啊!
这可就不吉利!
话虽是如此,可朱国强的眼眶也有点红了。
难不成,这就是人越老,胆却小?
爱怜的摸着儿子头上的总角,朱国强深吸口气,对儿子说道。
“和域,爹要出征了。”
“孩儿知道,爹尽管放心,孩儿会听陈先生的话的。”
看着像个小大人似说出这些话的外甥,李成昆对世子爷说道。
“世子爷放心,小弟必定会护好和域。”
对李成昆点点头,朱国强并没有说什么,这个三弟虽然谈不智计惊人,但绝对是个行事果断的角色,当初济南静芸杀人夺权,就是他定下的计策,也正得益于此,山东才会成一直都是自己的大后方。
有他在和域身边,是个好事。或许那些大臣都是忠心耿耿。但是主弱臣强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儿。
有些事情总需要以防万一。
至少李成昆是亲人,或许是外戚,但是有他在,至少是一个制衡,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那些人忠心耿耿不假。但是制衡并不等于不相信他们,有了制衡,有了监督,他们才会更加的忠心耿耿。
把儿子托付给陈长庚后,一身轻松的朱国强朝众人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