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等凌王远征的消息传来,确定幽州只剩下凌王妃,陈星耀再赶去调查。
其实事情到了这里,已经是一个平衡的局面,太子想靠这事拉凌王下马的机会很少。
但凌王就算打败鞑子,羸了一场漂亮的胜仗,此事也会影响他的战功。
他想借这场胜仗回长安,和太子一较高下,也是不可能的。
但很快,一个新的消息,爆炸性的消息传到长安,给本就像热锅滚油一样的长安城,投入一个炮仗,炸得无数人险些丧命。
这幽州要远征北疆,大夏边关自然要全面戒备,查找探子,截获鞑子的情报。
不久前玉门关外,截获一支意图混进大夏的鞑子商队,从中搜到多封密信。
其中一封让守城将领吓得汗流浃背,连夜快马加鞭将这封密信送到皇上案前。
这是一封鞑子主将,向大夏一个人,讨要战利品的信。
信中说道,他和此人早有交易,早在数年前,凌王在西域大败那一仗,便是此人通报消息。
让凌王孤军被围,差点身死,侥幸活了下来,但全军覆没,凌王瘫痪,命悬一线……
这一战让大夏元气大伤,战神凌王成了废物,大夏边关自从屡屡受鞑子侵犯。
之前,所有人都在骂凌王,把这笔账算到凌王头上。
凌王被赶出长安,去封地等死。
谁也没想到,这一战竟然有奸细!
信上所说,这应该是奸细第一次向鞑子通报消息,再之后,凌王妃去幽州时,路遇鞑子埋伏。
也是此人通报消息,然后东宫贺礼案,同样是此人将消息传给鞑子。
鞑子写这封密信的主要目的,是向此人讨要说好的利益并加以威胁。
因为他们抢的贺礼并不多,这个长冬北疆多地发生白灾。
冻死羊牛无数,所以他要此人赶紧给他们送一批物资,否则就将这些事情公布。
皇上并没有在朝堂上将这封密信公布,只叫太子和陈国公,还有几个重臣,商议此事。
因为,这个跟鞑子往来密切,通传消息,卖国之人,就是废后。
这一刻,太子只觉脑子发懵,全身发软,瘫跪在地上,甚至控制不住嘴。
皇上问他对此事是什么看法,他只慌乱地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皇后做什么,从来不跟他商量的。
陈国公现在最恨的不是妹妹,而是这个蠢太子,你这样说,不就坐实了这封信的真实性吗!
幸好陈国公经过的事多,很是镇定,一口咬定:"皇上,这是鞑子故意挑拨。"
"皇后从未离过长安,并且这信中所说之事,其中有两年还发生在皇后被废之后。"
"那时她在冷宫,如何向鞑子传消息"
"请皇上明察!"
太子这才反应过来,连忙道:"对对,母后怎么可能做这样的事父皇明察!"
皇上冷笑,你不久前还不让派人去幽州查,要坐实凌王之罪。
今日这皇后的罪证摆在眼前,你却要实查。
太子以前觉得自己皇后的傀儡,以为现在挣脱皇后的掌控了,实则,他一直都是士族的傀儡。
从来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皇上冷声道:"凌王远征在即,不可让鞑子这些假情报,影响人心。"
"朕相信,这背后之人不是皇后,但肯定是有人打着皇后的名义,跟北疆勾结。"
"这是大案,必须彻查。三司会审,一定要将这个人找出来!"
皇上说不要走漏风声,但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不走漏。
也就是底层百姓不明真相,只觉得长安城今年事情多,菜市口被砍脑子的官员,也比往年多。
但高官和士族却是很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同时提心吊胆。
因为若皇上信了鞑子的话,将罪名安在皇后一人头上,事情还算好。
可皇上即说皇后不是幕后之人,是有人借皇后名义,那拖下水的人就多了。
太子为避嫌,太子党无人参与查案。
太子由几天前兴奋凌王死期将至,变成每日愁眉不展,不知道事情会变成什么样。
因为他很清楚,跟鞑子勾结的人,就是皇后!
陈国公悄悄找向太子,让他去冷宫见皇后一面,一定要将皇后派到北方的探子名单拿到手。
他派人去将这些人全部杀掉,永绝后患。不管三司怎么查,没了人证,皇上都不可能借此废了太子。
太子现在对舅舅是言听计从,当天夜里,就去冷宫见皇后。
可惜让他失望了,皇后不知是真疯还是假疯,披头散发,全身脏污。
哪里还有一丁点旧日高贵的模样,跟乡村老枢没什么区别。
听到太子说起这件事。
她第一反应竟然是大笑着,含糊不清地问:"你父皇气死了没有"
她舌头被割一半,声音像地狱的恶鬼一样恐怖。
太子冷汗直流,上前捂她的嘴,威胁道:"你想把我和舅舅,都拖累死吗快把名单交出来!"
皇后转身跟太子扭打起来,扯他的头发,挠破他的脸和脖子。
太子大怒,掐住她的脖子厉声问:"名单!你派到北疆的探子名单到底在哪"
眼看把皇后掐得直翻白眼,门突然被人打破,皇上竟然带护卫赶到。
从太子手中救下皇后,虽然皇后没死,但众目睽睽之下,太子一个意图殺母的罪名是跑不掉了。
太子又惊又恐,哭着求饶,说是自己只想制止发疯的皇后,并非要杀她。
皇上勒令在场之人不可将此事外传,只是将太子禁足东宫,并严加看管皇后,便没再多说什么。
太子忐忑不安,不知道皇上要怎么对他也见不到陈国公,无法和他当面商议。
只能悄悄派人送信出去,陈国公只回他一句话,稍安勿躁。
因为连陈国公也猜测不出来,皇上到底要做什么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