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1章
天灾,是一种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现象,也是伴随着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始终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甚至在某些时候,对历史的发展走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深远影响和作用!
在古代,一场规模较大的天灾,足以毁掉一个盛世的王朝!正所谓历史既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若您曾仔细研究过历史,肯定会发现,有些灾祸若不在那个时间点上发生,也许历史的发展,就会是另外一个模样了!
就比如大明王朝的灭亡,虽说是很多复杂因素共同所导致的,但若没有灾祸的横行,也许明朝江山,就不会亡于崇祯皇帝手中,他也是运气太差,天灾人祸,全都赶到一起了!
兴鼎三年,也就是公元214年,可真是个历史罕见的大灾之年,霜冻、大旱、蝗虫、瘟疫,肆虐神州,尤其是北方大地上,各种灾患不断,大量百姓受灾,流离失所,衣食无着!
青州、徐州、冀州、兖州、豫州和司隶等地,都没能逃过这场天灾,各地农业生产,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许多地方颗粒无收,致使饿殍遍野,满目疮痍,时光仿佛又回到了黄巾之乱头些年的光景,一派萧条之景,令人伤心感怀,惨不忍睹!
更要命的是,曹操在结束了西凉战役之后,又马不停蹄地率领大军奔赴了荆州,十几万人的大军团,在几千里的距离上如此调动,肯定需要大量粮草,所以他也是急功近利地把北方和中原的粮仓,都给掏空了!
因此,当灾祸袭来之时,曹操就算想开仓赈济灾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更何况他压根也没想救灾!在古代封建统治者的眼中,百姓的生命,如同草芥,他们所考虑的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哪管生灵涂炭,饿殍遍野?
曹操心里的账,算得很清楚,如今的他,打死也变不出粮食来,将注定会饿死许多灾民,这是根本无法避免的了!他所要做的,就是如何防范饥民闹事,稳定局势,从而等大灾过后,恢复生产,修生养息!
所以曹操在南征失败,逃到淮南以后,根本没有考虑如何防灾治患,而是收拢了数余残军,一路奔回了自己的老巢邺城,并重发虎符,牢牢掌控住了魏国境内的所有军队,令他们全面进入戒备状态,一副如临大敌般的景象!
曹操所要防备的敌人,就是那些灾民!可是,他似乎把这个问题想简单了,一旦灾祸到了无法抑制的时候,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时,老百姓就会铤而走险,奋起一搏,星星之火,便会迅速燎原,一场几乎席卷了整个北方大地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
这场大规模起义的原点,是在兖州沛县,而点燃了导火索的人,名叫曹硕!
此人是曹操的一个远房侄子,虽然名不见经传,却是沛县当地富甲一方的大地主,有名的土豪劣绅!这家伙,仗着曹操的权势,狐假虎威,欺压百姓,搜刮财富,横行无忌,搞得民怨沸腾,名声很臭!
关键是你平时再怎么强横,值此大灾之年,也该适当收敛点了吧?不!曹硕这家伙,可谓是棺材里伸手——死要钱,不仅丝毫不能体恤百姓灾民,还加了佃租地税,谁要是敢不交,立刻就会被他带着家丁一顿痛打,甚至烧屋抢女,洗劫一空!
这简直就是三国时代的黄世仁啊!百姓们无不恨得咬牙切齿,却也十分无奈,因为曹硕是曹操的侄子,谁敢不从?连官府都拿他没有办法,哪有人敢反抗!
不过,有那么一句话,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百姓们,之所以畏惧曹硕,是因为还有所顾忌,可是一旦被逼到了绝境,命都可以不要了,也放下了那些顾忌,你曹硕可就玩不转了!
兴鼎三年秋的某一天,曹硕又开始挨家挨户,收取佃租,稍有不爽,就痛打乡民!也是巧了,正遇到一位由徐州逃亡过来的饥民,无意冲撞了曹硕,这家伙横行惯了,当然不依,上去就打了这灾民两个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