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4章(1 / 1)

第1814章

这种看法,就显得幼稚单纯了!蜀国之灭,绝非诸葛亮北伐之过,相反,正因为他和他的继承者们,不懈努力,才让蜀国延续了更长的时间!

表面上看,北伐的目的是恢复中原,复兴大汉,可实际上诸葛亮有另外的用意,他明知不能成功,却一直坚持北伐,核心思想就是一个:以攻为守!

在三国时代,蜀汉是最弱小的一国,偏居西南一隅,经济欠发达,人口稀少,国力孱弱!就像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的一样: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绝非诸葛亮夸大其词,而是对形势的准确判断!蜀国若不主动进攻,而甘愿偏安一隅,那么曹魏必定会把目标,瞄准他们!虽说蜀道难,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若疲于防御,应付曹魏的轮番进攻,他们能坚持多久?

相反,诸葛亮六次北伐,主动进攻,倒是把这样的局面反转过来了,是曹魏疲于防御,关中和陇西地区,被搅的不得安宁,他们也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攻伐蜀国了!

这就是诸葛亮以攻为守大战略的重要作用,也使得蜀汉政权,得以延续,没有在短时间内覆灭亡国!

而现在呢,诸葛亮也是敏锐而准确地判断了形势,大败之下,荆州军已是行将崩溃,此时的最佳选择,便是以攻为守,诱使敌军,进入伏击圈,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重振军威!

诸葛亮的一番谋划,娓娓道来,在场诸人,不由十分钦佩,纷纷点头,甚至随声附和,表示赞同。就连一直看不上诸葛亮的关羽,也是默认了他的计谋,张飞那更是兴奋得无以复加!

张飞此人,是一听打仗,就来精神!于是,他直接站了起来,向刘备拱手一礼,声如洪钟,争先恐后地大声请命道:“某愿为战也!”

受张飞的带动,廖化、傅彤、冯习等人,也都纷纷站出来主动请缨,现场一时间气氛热烈,大家刚才那低落的情绪和氛围,竟然也为之一振!

目睹此状,刘备的心里,也很激动!本来刚才已经心灰意冷的他,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激发了斗志!

当然,在长坂坡引军伏击的最佳人选,肯定是张飞,也只能是他,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刘备同时命令傅彤和冯习为副将,担任张飞的助手,他也不忍心打击诸将的积极性!

不过,只派这么几个人去,刘备还是有点不放心,尤其张飞,遇事爱冲动,刘备也怕他惹祸,便将目光,转移到了诸葛亮的身上,用一个满怀期寄的目光看向他,似乎有想让诸葛亮亲自指挥这一战的意思!

“臣,亦愿往之!”诸葛亮何等聪明,他马上就明白了刘备的心思,主动拱手应承道!

其实,诸葛亮也是真的想去,因为此战至关重要,他也不太放心鲁莽的张飞,生怕会出现什么纰漏,导致前功尽弃!另外,这也将是诸葛亮亲自指挥军队,所打的第一仗!

嗯?不会吧?诸葛亮出山这么久了,竟然是第一次指挥打仗?还真是!自从诸葛亮投靠了刘备,他一直都是幕府智囊的身份,而且更偏重于治政,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但确实从来没有独立指挥过大小战役!

也就是说,诸葛亮辅佐刘备,提出谋划和建议,可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在刘备的手中,他才是指挥者,诸葛亮充其量,只能算是个参谋长,却并非直接上阵指挥的统帅!

可能有人会说,一个文臣,上阵指挥什么!是的,我们可能会经常这样觉得,可却忽略了,诸葛亮也是正值壮年,想要建功立业的男子汉!武艺高强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亲手指挥一场波澜壮阔的大战,那种爽快的感觉,久居幕府之中,是绝对体会不到的!

因此,能第一次指挥作战,诸葛亮也是跃跃欲试,有一战成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