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你媳妇儿去了,你那院子就开始乌烟瘴气,丫头媳妇但凡有几分姿色的,你都惦记。你看看你,还有点大家子的样子吗?你老子要是还活着,这会儿也能被你再气死了。”
说到这里,贾母就有些恨铁不成钢。可拿着这个儿子贾母也没什么办法可想。
这个儿子自小就没养在她身边。男人年轻那会儿,还长年在外面征战,婆婆又惯着,倒养得他越发的无法无天。
想到这里,贾母心底也有一些后悔对张氏下手太早。可事儿都做了,后悔又有什么用。
太子是个靶子,倒下去是必然的。
张家跟着倒霉也是板上钉钉,早晚的事。早一点动手,总比到了当下再动手让旁人看着不像。
外嫁女是很少受到娘家波及,可婆家有这么一个娘家坏了事的媳妇,也不是什么好事。
而且她已经通过甄家,代表贾家暗暗的向甄贵妃投了诚。拿着张氏做投名状,岂不是更有诚意?
所谓的老亲,若是没有共同的利益,说什么都是假的。
心思回转间,想到自己聪明一世,却生出两个蠢货来,贾母的内心早就痛到了麻木。看一眼弓腰站在那里的大儿子,贾母长叹了一口气,止不住又说了两句。
“邢家那边还有一年才出孝,这一年,你好好的给我收收心,养养性。再弄出什么话出来,看我不打折你的腿。”
贾赦心里不以为然,面上却不敢反驳。恭敬的应了是,又抬头看他老娘,“儿子记下了...”
贾赦其实是想要问他老娘婚事既然眼瞧着就要操办了,是不是应该让老二一家搬院子了。
可抬头的时候,贾赦硬是看着他老娘没敢问出来。
可怜琏儿他娘,到死也没住进正院去。
到底是她生的,虽然没养在身边,可儿子那一举一动贾母都看得分明。
无论是对邢家这门亲事,还是对正院正房的归属。
撇开正院的事,贾母针对邢家这门亲事又说了一句,“邢家这门亲事,是我和张家老太太一同相看的。那姑娘虽然年纪大了,但模样还过得去。还有就是照顾弟妹长大的那股子细致劲,是旁人再没有的。”
最重要的是身份低了好拿捏。
“老太太说的是,儿子并没有什么不满。”
贾赦也知道定都定下来了,再说什么不满意,这门亲事也不可能退了。既如此还不如顺着他老娘的意思说两句好听的话哄哄她。
之后贾母又说了两句话,便打发贾赦离开。她自己则是扶着人去偏厅。
此时贾珠正带着贾琏和元姐儿背三字经呢。小孩子那软软的童音听得人心里也跟着又软又暖。
贾母走过来,就听到三个孙子孙女在那里‘上进’,心情又好了不少。
招呼他们上桌吃饭,然后又让鸳鸯开了库房给这仨小孩一人赏了些小玩意。
贾家军功起家,史家同样也是如此。他们是最先跟着太.祖杀进京城的那一波人。因此几家人趁乱得了不少的好东西。
这么多年下来,贾母手里的好东西真的跟后来王熙凤形容的那样可以压塌箱子底了。手指缝里漏上一两件,也够儿孙们乐呵许久。
只是,元姐儿看着贾母赏的精贵玩器,只得压下心中不舍,交给身边的大丫头登记入帐了。
年纪太小,连自己的私房都是透明化的。
攥了攥左手,元姐儿看一眼自己的小空间里这三年来悄悄放进去的东西,都觉得心疼自己。
十二块点心......
用过早膳,元姐儿带着于嬷嬷还有两个丫头就跟着贾琏上了一辆马车。一路上小姐弟有说有笑,都非常期待这一次的张家之行。
一路上并没有发生马车相撞,车轱辘断裂或是马疯了的俗套路。一路安安生生的到达张府,姐弟俩才下了马车。
今日张家请了不少的客人,姐弟俩来的时候,客人已经到了不少。跟着张家的下人来到后院,贾琏的三舅母便笑着迎了过来,一把将贾琏抱到怀里。
“这就是元姐儿吧?成家日的光听人家说,倒是头一回见。你们老太太怎么舍得放你出来了?”
张三太太这玩笑并不好笑,明着说元姐儿,实际却是在说贾琏,话里那意思元姐儿听了都替贾母脸红。
元姐儿很想让她去问贾母,这个理由她也挺想知道的。
不过这会儿,元姐儿却只装出一副懵懂的样子歪头看张三太太,眼中明晃晃的‘这人谁呀?不认识’。
张三太太抽了抽嘴角,也觉得她刚刚那话不应该冲着人家小孩说,只是心底多少压了些许对贾母和贾家的不满,一时见了,难免忍不住要说两句。
“瞧这孩子,怕是还不认识我呢。”张三太太轻笑了一声,然后将怀里的贾琏放在地上,笑着对元姐儿说道,“我是琏儿的三舅母,元姐儿跟琏儿一样,叫我三舅母吧。”
“三舅母。”
张三太太叫了一声乖,便一左一右牵着贾琏和元姐儿进了正房。
元姐儿和贾琏进入正房,又一一与张老太太和其他的张家舅母问好,又与其他来宾见礼,好半晌终于齐齐坐在张老太太身侧的时候,前院却爆出了一阵喧哗声,却是九门提督奉圣旨来抄家了。
元姐儿见此,心里唾了自己一回,你个乌鸦嘴,这一回真的是刀山火海了。
没哪个当妈的在儿子与儿媳之间还会偏心外人,王夫人早就明白只要她闺女没事,自己这位偏心眼的婆婆一定会轻拿轻放。
但有些时候,明知道结果也有人想要去试一试。说不准就碰大运,然后就成了呢?而且无论贾母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王夫人却不能不为自己挣一挣。
只是让王夫人没有想到的却是这位婆婆对她男人还没处置呢,竟然就要先抱走她的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