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那年那些事(一)(2 / 2)

惹不起,只能躲了,学校离他家不远,也就多出200多米,学校人流大,厕所也大,天天有人清理,以后都舍近求远。

饮食方面,他家大米和白面是够吃的,冬菜是老三样:大白菜、大土豆、大萝卜,国家薄弱的石化产业生产不出那么多的塑料薄膜,大棚蔬菜还没影呢;

这年月,双职工家庭已经算是国内最富裕的家庭了,尽管一周吃不上两次肉。

没办法,全国上下物资都紧张,能吃饱穿暖,有公房住,有免费医疗,这已经是绝大多数华夏人的梦想了。

没有网络,没有娱乐,想看的书没有,电视?有也没兴趣看;

还有,上学让他很难受,在教室里坐不住。

数学课堂上在教一元、二元方程式;

英语是good

morning;

语文...

听不进去课,难免胡思乱想,无数乱七八糟的思绪混杂在一起,让他烦躁不安。

不想在教室里煎熬,逃课成了一种选择。

禹天摇头苦笑,不会重蹈覆辙吧。

......

“禹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

前方嘹亮的歌声打断了他的遐思;

是妈妈车间的大杨叔叔,平时喜说爱唱,性情开朗,最喜欢逗弄自已。

禹天赶紧露出牙齿,抬头喊人:“大杨叔叔,您出去啊?”

头戴前进帽的大杨叔叔推着单车从厂区侧门出来,笑眯眯瞅着禹天,“你小子怎么跟霜打的茄子似的,挺胸!抬头!像个男子汉,别学得跟个娘们似的...”

大杨叔叔蹬上车走了,留下一路歌声,“提起那禹老三啊,两口子卖大烟......”

穿过铁门,进入了厂区。

退休后的大杨叔叔在海边包虾池养虾,头两年挣了一些钱,后来,连续几年闹虾瘟,虾场黄了,大杨叔叔欠了很多外债,那些年日子过的很艰难。

......

绕过锅炉房,左转,沿着大马路往校园走去。

路边新开张的鑫鑫小吃铺,几年后发展成了酒楼,生意很是红火,禹山禹东的结婚喜宴就是在他家办的;

后来,厂子效益越来越不景气,饭店也搬走了。

“老三,......”

哦,是爸爸的徒弟刘叔叫自已,紫红色的脸庞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刘叔是附近村子里的孤儿,政府照顾,十六岁招工进厂当了工人。

刘叔是爸爸的大徒弟,也是爸爸最喜欢的徒弟,干活任劳任怨,从来不多话,逢年过节,看望师傅从没断过。

刘叔在爸爸和工友们的帮助下成了家,前年生了一个女儿;

好像是2000年,刘叔得肝癌去世了,听老妈说,是小时侯受过太多苦,身L底子没养好。

后来刘叔的女儿考上了首都的大学,毕业后又回了油田。

和刘叔通时期,老爸还有两个徒弟,师徒关系处的都很好。

二徒弟,禹天叫高叔,性格豪爽热情,买断工龄后在市里开饭店挣了大钱,然后在外面胡作(老妈语),妻子和他离了婚,儿子也和他断了父子关系。

再后来,听老妈说,高叔的钱折腾光了,身L垮了,跟他的女人也跑了,退休后独自一人回了老家。

三徒弟,叫吴叔,禹天小时侯最喜欢他,吴叔是在省会城市长大的,还是中专生,人长得很精神,爱说爱笑,眼睛又黑又亮,笑起来还有酒窝。

九零年左右,吴叔工作调动去了其他二级单位,当了小领导,再后来,听老妈说,吴叔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