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诚,这位先帝时期的进士才子,自幼便显露出非凡的才智。年仅二十,他便金榜题名,步入仕途,自此平步青云,一帆风顺。短短数载,他便升任河南郡的巡抚,时年不过五十余岁。在军旅生涯的磨砺下,他那原本圆润白皙的面庞,也刻上了岁月的痕迹,显得坚毅而深沉。

然而,叶诚的性格却是矛盾重重,令人琢磨不透。一方面,他挥师镇压农民起义,默许士兵屠戮无辜,妄图军功,手段铁血无情;另一方面,他却保持着文人墨客的翩翩风度,温文尔雅,仿佛脱胎于书香门第。随着阅历的丰富,他愈发世故圆滑,将内心的冷酷与狡诈深藏不露,泰然处之,深谋远虑。正是这些优点,赢得了麾下将领的忠诚,孙廷才放心地将重任委托于他,甚至连多疑的崇明皇帝也对他寄予厚望,视为栋梁之才。

在即将离开河南府之际,叶诚接连收到皇帝手诏和兵部檄文,催促他与孙廷及诸将联手,迅速平定袁泉的叛军,并连夜勤王。尽管他在给皇帝的奏章中一再夸大叛军实力,诉苦求援,似乎对胜利毫无信心,但实际上他深知这股叛军已如强弩之末,疲惫不堪,孤立无援,粮草补给更是捉襟见肘。毕竟在整个西北郡,唯有西北府能提供如此大量的粮食,而叛军显然无法突破西北府的防线。相反,官军在各地都占据优势,他的奏章不过是给自己留下退路罢了,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

叶诚心中所期待的,不仅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更希望能将袁泉麾下的叛将一网打尽,献俘阙下,以此赢得皇上的青睐,巩固自己的地位。在离开河南府的前夜,他与几位心腹幕僚卜卦扶鸾,结果令他颇为满意,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胜利。如今的他,渴望的不仅是一场辉煌的胜利,更期待能在战场上擒获那些叛将,让皇上喜出望外,为自己的仕途再铸辉煌。

此刻的叶诚,正在书房中与几位总兵级别的将领商讨军务,气氛凝重而紧张。“自西部叛逆起事以来,西北西南两郡,袁泉的实力最为强大。如今袁泉虽已向孙大人投降,但其残部已然逼近京城,威胁不容小觑。然而,诸位应当明白,这段时间以来,袁泉的叛军并未被彻底消灭。现存的叛军中,实力最强的三支分别是:袁泉留下的主力叛军、河南郡的杜冲统领的叛军,以及西南郡孙英领导的叛军。西南郡的叛军暂且不足为虑。据最新情报,另外两支叛军已经抵达大西关,正蠢蠢欲动。”叶诚虽为文臣,但对战场形势的分析却条理清晰,井井有条,令在场将领无不佩服。

“现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建功立业的机会!这一次你们如果能够剿灭这两股叛贼势力,整个西部有势力的判决将为之一空!在陛下面前我也会为你们请功!”周凯欠身施礼,目光坚定地说道。

叛贼如今四面楚歌,插翅难逃。明日若不能将其生擒,誓必阵斩之,以竟西北剿贼全功,上慰先帝在天之灵,下安黎民百姓。然此皆赖孙大人和叶大人运筹帷幄,亲临前线,激励士气。吾等庸碌之辈,何功之有?”其他总兵们纷纷附和,异口同声地表示这些功劳都应归于孙婷和叶诚二人。这正是这个王朝的独特之处——统兵将领必须服从文官的指挥,他们的功绩全凭文官一支笔来书写。因此,将领们见到地位更高的文官时,总是表现得极为恭敬。这或许正是为何尽管付出了巨大代价,仍未能击败那些蛮人的原因所在?

“诸位过谦了!若无诸位舍命奋战,焉能有今日之局面!”叶诚笑着说道,摆了摆手。他并不介意将一些较小的功劳分给这些将领。他的目标是日后统领大军,解决东北的蛮人问题。自然,他需要在这些将领心中留下一个慷慨大方、乐于分享功劳的形象。这样,日后才能有人愿意为他效力。

他深知,这些文官的前程命运都掌握在崇明皇帝的一念之间。若得到皇帝信任,甚至有可能被直接提拔为当朝阁老。反之,若失去信任,即便在外立下赫赫战功,也可能离死期不远。这已有前车之鉴。

昔日号称东北王的袁崇便是如此结局。袁崇的政策极为明智,若按其方针行事,那些蛮人将无处喘息,人口和地盘将持续减少。然而,即便立下如此不世之功,一旦皇帝对他产生怀疑,他的生命也迅速走向终结,令人唏嘘不已。

“依照我们的策略,我们将在三面设伏,围捕这支叛军!不知诸位是否都已准备就绪?”叶诚指着地图上标注的大西关位置,以及林昆仑他们可能出现的地带,神色严肃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