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侯府的来人, 崔世君自是不好怠慢,她换了见客的衣裳, 就去见那来的婆子,到崔家来的婆子姓贺,穿着体面, 说话机灵, 还带着两个粗使婆子,崔世君到宁国侯府, 见过她几回, 她看到崔世君,先满脸堆笑的问了一声好, 崔世君叫小春送上茶水和点心,开口说道:“这些日子衙门里公务繁忙, 我不得空闲, 也没去看你们奶奶,反倒要你们奶奶惦记着我,劳烦贺嬷嬷你回去替我说一声谢, 等过两日, 我就去找她说话。”
贺婆子笑着说道:“我们奶奶知道崔姑姑你是有公务在身的人, 年底了, 怕是正忙的时候,奶奶原本没想叨扰你, 前几日, 我们老侯爷回府, 奶奶得知你们家里有老人家病了,便特地差遣我们过来看看。”
“你们奶奶有心了。”崔世君脸上一笑,又问:“你们奶奶怀着身子,上回地动,她还好么?听说侯爷不在京里,烦你替我带句话,请她好生保重身子,不要劳累。”
崔世君本就和莫婉投缘,这些日子因她忙着家里和衙门的事,许久不曾去看她,前些日子,宁国侯霍嘉随同太子往叶城赈灾,诺大的宁国侯府,只有莫婉一个年轻妇人,虽说老侯爷霍云回京了,只不过他们一个是公公,一个是儿媳,想来话也不会多说几句,再者霍云脾气古怪,或许他在侯府呆不了几日,就会回清华山。
说起地动,贺婆子说道:“我们府邸建得结实,无人受伤,就是奶奶受了些惊吓,吃了太医几剂安胎药便大好了。”
一来一去问了几句话,贺婆子便要告辞回府,崔世君给她一个荷包,又叫崔福家的送她出门。
贺婆子走后,崔福家的送来礼单,崔世君看后一喜,莫婉送来的礼单里竟有两支人参,并有肉桂、红花等名贵药材,她连忙叫崔福家的拿来人参一看,品相好,是难得的上品,她喜道:“这两只参送到太太屋里,叫她好生收起来。”
欢喜过后,崔世君不免又有几分踌躇,莫婉送的礼太重,就这么坦然收下,显然是不合适的,不过她送来的人参解了崔世君的燃眉之急,但却也因此欠下她一个天大的人情,况且这人情一时半会儿很难还上,崔世君心里一时喜一时愁,她独自呆坐半晌,起身往徐氏的院子里去了。
等她进屋时,看到崔世柔也在,崔世柔刚去看完崔老姑姑,正在徐氏屋里与她说话,她见了崔世君,挺着肚子站起身,笑道:“宁国侯府送来两支好参,这下你可不用再担心老姑姑吃不上参茶罢。”
徐氏也笑了起来,她道:“还是大姑娘有本事,要不是大姑娘和宁国府的侯夫人交好,这样好的人参,哪里能轻易弄得到呢。”
崔世君笑了笑,没有接话 她只转头望着崔世柔,问道:“妹夫没来?”
“他腊月里忙着杀猪,一大早就出城收猪去了。”夏小清自打和崔世柔成亲,就不像以前那样喜爱呼朋唤友,如今他一门心思的攒钱养老婆儿子,偶尔闲下来,也是陪着崔世柔回娘家,崔世君还把各府管事们介绍给他认识,这些富贵人家,哪家每年都得吃上几千两银子的猪肉,眼下夏小清两个肉铺的买卖越做越红火,听他的意思,要是明年年景好,他就去租个庄子,请人专程给他养猪。
崔世君说道:“你回去告诉妹夫,就说老姑姑腊月初九过寿,叫他帮着预备两三口猪,几头羊,留着做宴席。”
老姑姑要过寿的喜事,崔世柔刚来就已经听徐氏说起了,她道:“这些事还需你操心?刚才太太跟我提了,我就已经打发招弟去给肉铺的伙计传话,包管叫他们给咱家选几头大肥猪。”
崔世君点了点头,她挨着崔世柔坐下,转头望着徐氏,问道:“宴客的名单拟好了?”
徐氏递给崔世君一张单子,说道:“拟好了,大姑娘再瞧瞧有没有漏掉的。”
崔世柔探身跟着瞧了两眼,不禁吃惊的说道:“这么多人?”
除了崔家正经的姻亲,连那些不常走动的亲戚都有份儿,另有左邻右舍,就连时常来崔家的张郎中也请了,难怪要借隔壁的宅子用呢。
崔世君看了名单,又添减几人,并对崔世柔说道:“这是老姑姑七十岁的大寿,要办就办的热热闹闹。”
她想了想,对徐氏说道:“不如再请一个戏班子来唱堂会?”
徐氏都听崔世君的,她道:“那自然是好的,可惜老姑姑病着,往常她最喜欢看戏,后来从衙门里退下来,她等闲又爱出门,渐渐就听得少了。”
京里那些侯门将府,多半都养了戏班,崔老姑姑年轻时是做官媒,常在各府走动,三不五时能听几出戏,后来她把家业传给崔父,她们家又没戏班,内宅的女眷不比外面的男人行动自由,因此这些年来,她老人家看戏的次数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