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欲成大事,需破三贼(1 / 2)

中军帐内,众人声音气冲斗牛,震得中军帐的门帘瑟瑟发抖。

李自成站起身,倒背着手左右踱步。

等众人声音平息后,他语气坚定:“好!此战若胜,则明廷江南财富尽归我大顺!若败,则退守陕西,与明廷分而治之。”

“众将听令!”

“请皇上下旨!”刘宗敏站在最前面,带头说道。

他说话的同时情绪激昂,动作夸张。

“请皇上下旨!”其余人不甘示弱,跟着喊道。

“刘宗敏!”

“臣在。”

“你领右翼两万兵马,三天后攻打灵璧县,随后攻泗州。攻下泗州后将洪泽湖附近的渔船尽数征用,然后操练水师,做出攻打扬州的假象。”

“镇守淮安的刘肇基得知消息后必定出兵驰援,你要想办法将其击败。”

“臣领旨!”

“袁宗第,朕给你一万大军。在宗敏攻打灵璧和泗州的时候,明廷必然让驻守在宿迁的仆从善南下支援,宗敏负责围点,你负责打援!”

“臣,领旨。”

“谷可成,你领一万兵马攻打凤阳,想办法把驻守在凤阳的马士英引诱出来。”

“刘西尧,你领一万兵马在谷可成身后埋伏,一旦马士英轻敌冒进,你们合而攻之!”

“郝摇旗,刘体纯,朕给你们一万兵马去攻蒙城县,攻下后原地休整,防范西面来犯之敌。”

“西面?”刘宗敏有些疑惑,“西面的襄阳和承天府都在咱们手中,臣以为不必在此浪费兵力驻防。大军行军的话,没办法绕!明军小股部队即便能绕过这里,也不是我军的对手。”

刘宗敏说的不无道理。

行军打仗天时地利尤为重要。

天时无法控制,地利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地势越开阔,越有利于行军。

以一万人为例(为了方便计算,接下来用现代单位进行计算)。

每天行军四十里,耗时八个小时。

平均每小时行军五里地左右。

在狭窄的道路上四人一排,前排和后排间隔一米。

一万人全部通过的话需要一个小时。

八人为一排的话需半个小时。

十六人为一排仅需十五分钟!

这还仅仅是行军时效的问题。

如果让两支队伍打仗,后者都摆开阵型发起进攻了,前者的士兵还在行军。

高下立判!

同理。

通过某个地点的时间越短,留给对方探马反应的时间就越短。

奇袭对方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这一系列的问题更加说明了地利的关键性!

李自成轻轻摇头:“李先生和红娘子不会固守承天府和襄阳,他们会在关键时刻撤离,去做另外一件大事。”

大事?

刘宗敏抬头与其他人用眼神交流一番,没有继续追问。

李自成是大顺皇帝,他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见其他人没有异议,李自成继续说道:“其余众将与朕一起,出兵凤阳!”

“遵旨!”

众将领命后离开中军帐,各自回营准备。